————
周宜妃甚至不等夏日來臨,聖旨剛一頒布,她那邊就開始收拾行李。
就連瑞親王的封王大典,都以景明宣年幼而免了,可見離宮的心意是多麼堅定。
反正周氏全部獲罪回鄉,如今周氏唯一還是官身的只有周宜妃,她自己就能為自己做主。
等她收拾好行李,也同儀鸞衛指揮使商議過出宮後的行程,特地派人請來了姜雲冉。
再度踏入錦繡宮,景色一如往昔。
只是宮人們行色匆匆,不見笑顏。
周宜妃帶出宮的宮人不多,除了百靈姑姑,還有兩名侍奉多年的大宮女,除此之外,就是景明宣的兩位奶嬤嬤和幾名宮人,其餘都留在宮中,不帶在身邊。
如今錦繡宮這個情形,以後前程還真是不好說,因此被留在宮中的宮女們都愁眉苦臉,看不到任何欣喜。
姜雲冉被青黛和紅袖侍奉著,直接往正殿行去。
百靈姑姑匆匆迎出來,福了福:「見過貴妃娘娘,娘娘大喜。」
姜雲冉笑了一下,紅袖就送上紅封,道:「同喜。」
待踏入正殿,百靈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到裡面周宜妃的嗓音:「那些花里胡哨的首飾都不帶,只帶日常體己之物便好,珍貴的衣料也都不帶,多尋坊間常有樣式,咱們是去治病的。」
百靈立即開口喚她,周宜妃這才回過神,看向姜雲冉。
四目相對,周宜妃笑了一下。
她如今面容平和,周身戾氣似乎都消散,整個人也卸去沉重的負累,顯得十分平和。
「你來了。」
姜雲冉點頭:「我來了。」
周宜妃請她落座,也不廢話,直接道:「在明宣康復之前,我們都不會回宮,這錦繡宮就封宮便好,宮人們直接發回尚宮局,還請你多多照料。」
說是康復,實際上兩人心照不宣。
姜雲冉沒有挑明,直說:「你放心便是。」
周宜妃安靜看著她,終是說:「你照顧好自己,別像我一樣。」
被人害了那麼多年,都一無所知,若非幕後之人熬不住,讓韓才人挑撥離間,她可能到死都不知真相。
姜雲冉頷首:「我會的。」
明間中一時間安靜下來。
周宜妃看著她,有些欲言又止。
姜雲冉明白她的意思。
她壓低聲音,告訴她:「陛下不會放過他們的。」
周宜妃眨了一下眼睛,伸手在眼角抹了一下,苦笑道:「這就好。」
「一切都已經發生,無法挽回,我只能祈求上蒼奇蹟發生,也祈求上蒼降下懲罰,惡人惡報。」
姜雲冉說:「會的。」
周宜妃看向她,難得同她說了幾句家長里短的閒話。
在姜雲冉離開之前,周宜妃抱了景明宣過來,她跟孩子說:「明宣,你說謝謝薑母妃。」
小孩子瞪著大大的眼睛,事發當日他沒受到一點驚嚇,因此同之前並無區別。
他看著姜雲冉,忽然笑了一下。
孩子的笑容純真,讓人心中安然。
「謝謝薑母妃。」
姜雲冉揉了一下他頭髮稀疏的小腦袋,說:「小傢伙,好好治病,聽你母親的話。」
景明宣似懂非懂,依舊傻笑著看向她,目送她一路離開錦繡宮。
四月初,周宜妃同瑞親王景明宣,低調離開了長信宮。
他們的離開,似乎並未在長信宮掀起波瀾。
因為此時的九黎,一場腥風血雨正在醞釀。
四月初二,只是個平平無奇的春日,尤其在邊疆重鎮,百姓們早早就開始在地里勞作,為新一年的耕種做準備。
戰事發生的措手不及。
在所有人來不及反應的時候,上千高大威猛的西狄騎兵忽然出現在防守最為薄弱的東城門前。
他們手中的長矛鋒芒尖銳,在陽光下閃著寒光,讓人不寒而慄。
一瞬間,戰事便激盪起來。
定國軍奮勇殺敵,鏖戰三日,才擊退了來犯的西狄鐵騎。
軍報傳入京中,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自從十五年前,定國公沈穆擊退西狄狼□□兵,西狄元氣大傷,這些年來不過小打笑鬧。
後來禮泉開放榷市,貿易往來互通有無,西狄也不再缺醫少藥,貧瘠蕭瑟,便逐漸平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