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一晃神便是正旦新歲。
除夕日是宗親團聚,宴席舉辦在百禧樓,當日歌舞不停,歡聲笑語。
元徽六年初一,在一片金燦燦的陽光之中到來。
這一日,整個玉京喜氣洋洋,從清晨伊始,爆竹聲便不絕於耳。
整個長信宮都陷入一片喜慶的紅色里,從寅時起,宮中上下都忙碌不停。
姜雲冉身穿貴嬪大禮服,頭戴團花翟冠,腳踩祥雲履,位列內命婦之前。
因姚貴妃和徐德妃都在病中,因此姜雲冉便站在了第二排第四位,剛好位於皇貴太妃之後。
身側,周宜妃抱著大皇子,昂首挺胸,目不斜視。
這是滿朝文武第一次見大皇子。
這孩子生得極好,粉雕玉琢,玉雪可愛,奈何矮小消瘦,還是無健康模樣。
可無論如何,見了他,滿朝文武好像都定了心,唱誦聲越發洪亮。
姜雲冉在寒風裡看向大皇子。
小孩子眼睛圓溜溜,烏黑明亮,此刻他縮在母親懷中,一言不發。
從清晨至此,姜雲冉沒聽到他任何聲音。
又一陣寒風吹過,姜雲冉收回視線。
先祭天、後祭祖,皇親國戚,滿朝文武,皆一絲不苟,眾人歡慶新歲,祈求上蒼保佑,今歲依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等到所有人在太極殿落座,已經過去將近五個時辰。
玉京中百姓們都簡單用過元寶餃子,開始準備年夜飯。
熱鬧的氣氛蔓延在整個玉京,也洋溢在大楚各地,此刻長信宮中,景華琰身著冕服,莊嚴肅穆站在御階之上。
十二毓在他面前晃動,讓人看不清他眉眼。
他手中的金甌杯流光溢彩,金光閃爍。
「敬告天地,敬告先祖,大楚今國泰民安,海晏河清,祈新年新歲,國泰永昌。」
金甌杯中的清酒潑灑在地,滿朝文武起身跪拜,異口同聲。
「新年新歲,國泰永昌。」
行告天地之後,景華琰換杯,感謝朝臣的奉獻和效忠。
「今謝諸愛卿忠孝仁義,鞠躬盡瘁,夙興夜寐,唯望新歲君臣同心,匡扶國祚,盛世之景尤可望已。」
姜雲冉站在妃嬪之中,她端著酒杯,目不斜視。
琥珀色的酒液慢慢流入口中,醇厚甘甜。
滿朝文武再拜。
「臣等萬死不辭。」
數百人異口同聲,聲勢震天,直達青雲。
景華琰仰頭,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開席!」
丹陛大樂聲中,太極殿觥籌交錯,熱鬧不絕。
姜雲冉身在一片熱鬧之中,微微抬頭,遙望御階之上的年輕帝王。
彼此帝王那雙深邃的星眸,也正凝望著她。
姜雲冉淺淺勾起一抹微笑,她端起酒杯,遙相敬之。
「新歲安康。」
景華琰也慢慢笑了。
他端起酒杯,回敬她的祝福。
「新歲安康。」
夜裡,朱雀宮門前人聲鼎沸。
百姓們拖家帶口,都匯聚在朱雀宮門前的寬大廣場上。
啪的一聲,煙火竄天而起。
在空中爆開艷麗的盛世煙火。
漫天煙火,點亮了百年皇城。
百姓們歡呼著,雀躍著,臉上掛著笑,嘴裡都是問好。
「新年好!」
————
元徽六年的元月,比元徽五年的臘月要暖和許多。
過年新歲總是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元月便如水流失。
前日上元燈會的餘韻還在玉京迴蕩,衙門的廣亮大門重新打開,休沐了一月的朝臣們陸續上衙,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大街小巷中,爆竹和福字尚且鮮艷,百姓們卻已來去匆匆,為新歲而奔波忙碌。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元徽六年二月初二。
柳葉抽芽,冰河融化,新春將近。
二月二,新年氣象更新,一切皆是新生。
早晨醒來,窗棱上再無冰霜。
即便金烏還未升起,但夜裡的冰寒卻已然消散,暖意襲來,白晝將明。
勞累了大半夜的姜雲冉正迷迷糊糊睡著,忽然感到身邊一陣熱意撲來。
她抿了一下嘴唇,下意識去推:「熱。」
「呵。」
低笑聲在耳邊響起,姜雲冉這才幽幽轉醒。
她茫然睜開眼睛,在昏暗的帳子裡看到景華琰染著笑的眼眸。
大清早的,這男人真是火力旺盛。
昨夜裡折騰到半夜,姜雲冉現在還覺得懶怠,她嗓子低低啞啞的,嗔怪道:「幾時了?陛下不是說早晨不鬧我?」
景華琰的手慢慢拂過她的細腰,把她整個人攏在懷中。
衣帶不知不覺間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