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雲冉的眼淚猶如珍珠,撲簌而落。
美人垂淚,那般惹人戀愛。
皇貴太妃都不由有些動容:「皇帝只是忙碌,並非……」
姜雲冉又磕了一個頭。
「妾知曉,娘娘仁慈,萬般為陛下籌謀,但妾害怕。」
「當日,不過一面之緣,小阮娘娘就要置於妾死地,若他日妾有什麼機緣,又不知會如何。」
「娘娘,妾沒有大志向,如今皇命難違,只能困於宮中,便只想著安穩度日,不求榮華富貴。」
姜雲冉直起身,第三個頭磕下去。
「娘娘的厚望,妾只能辜負,還請娘娘寬宥。」
這一番話說下來,誰人還能逼迫?
皇貴太妃垂眸看著她纖細的腰背,手裡的佛珠噠噠作響。
長久的沉默之後,皇貴太妃嘆了口氣:「罷了。」
她忽然變成了溫柔慈愛的長輩。
「你起來吧。」
姜雲冉道:「娘娘大恩,妾沒齒難忘。」
等她起身,皇貴太妃才看了一眼沈承旨。
沈承旨上前把一個荷包放到青黛手中。
「不能讓你白跪這一場,拿回去做體己吧,」皇貴太妃仁慈地道,「你不願,本宮也不為難,不過,若你以後有什麼麻煩困苦,也可以來尋本宮。」
「本宮到底是皇貴太妃,總能幫襯一二的。」
姜雲冉福了福,再一次道謝,就領著青黛出來了。
等回到走廊上,青黛立即上前扶住她的手。
姜雲冉跪得時間長了,膝蓋隱痛,她扶著青黛慢慢走了幾步,才重新舒展了腰身。
「我的妝容可有異常?」
青黛搖頭:「無妨,小主放心。」
姜雲冉這才鬆了口氣。
青黛偷偷看了一眼手裡的荷包,有些驚詫:「小主,是一錠金子。」
「先收好。」
姜雲冉說著,臉上重新掛出恭敬淡漠的表情,慢慢回到了百禧樓。
景華琰依舊坐在那,他背對著姜雲冉,慢條斯理吃茶。
梁三泰躬身道:「陛下,瞧著姜選侍似是哭過。」
旁人看不出,梁三泰眼睛可尖。
這麼多年,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早就練就出火眼金睛。
景華琰淡淡瞥他一眼。
梁三泰就笑眯眯打了一下自己的臉:「是小的多嘴。」
今日這一場大戲,唱得很折磨人。
姜雲冉這麼好的耐心,看到最後都有些煩躁了。
更何況是前頭年邁的太妃們了。
在午宴之前,景華琰就直接離席,回乾元宮處理政事了。
午膳剛過,德太妃和淑太妃就聯袂告退了,又過了兩刻,年長的幾位王妃也都告退離宮。
百禧樓一下子走了一半人。
宮宴時常如此,又並非三節兩壽,仁慧太后便也沒有生氣,一邊吃瓜子,一邊同皇貴太妃聊天。
「子軒剛成婚,如今過得如何?」
子軒是皇貴太妃所生的三皇子禮親王,年初剛成婚,娶的是皇貴太妃的堂侄女,也是沈氏女。
當年大事動盪,以致恭肅皇后重病不治,沈氏宗系就此沒落。
幸虧皇貴太妃這一系旁支穩重,靠著皇貴太妃和景華琰,重新立了起來,如今皇貴太妃的親弟是沈氏一族的新族長,重新把沈氏立了起來。
雖說時日尚短,力有不逮,靠著皇帝母族的名聲,沈氏到底在京中不容小覷。
去歲給禮親王議婚時,景華琰直接下旨,讓皇貴太妃和禮親王自己選。
選來選去,最後選的是沈氏*旁系嫡女,仔細論起來,也算是景華琰的表妹。
這位禮王妃溫柔嫻靜,文采出眾,在京中頗有盛名。
若非姚氏同沈氏不對付,否則仁慧太后都想娶她成為自己的兒媳。
「年輕人,總是意氣用事,」皇貴太妃嘆了口氣,「王妃那樣好的性子,也總是同子軒置氣,隔三差五就入宮哭訴。」
「年輕人嘛,你多勸一勸。」
皇貴太妃無不羨慕:「姐姐也知曉,子軒那孩子不懂事,差事做不好,書讀得也不行,整日裡遊手好閒,愧對陛下對他的期盼。」
「還是姐姐舒心,子成那般聽話懂事,如今在朝堂上頗有聲名,不叫姐姐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