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穿越历史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421节

满唐华彩 第421节(2 / 2)

杜始拿起一枚铜钱,掷进门边的花瓶里,笑问道:“这般飞钱?”

“你莫闹了,他白日里多忙的。”

“这般说,比如一队商贾,从长安到洛阳,要带着一千贯,那便是一百刀仪钢巾,殊为不便。而他若把这些铜币存在我们在洛阳的钱铺里,开具一张凭证,到了长安,到我们的钱铺里支取这批钱。钱无翼而可飞,岂不就叫飞钱?”

杜家姐妹一听便明白了,再细聊了几句之后,杜嬗问道:“若有人拿了那凭证骗我们的钱?”

“简单,做好仿伪便好。”

杜始能更快地感受到薛白在这件事上的野心,道:“我们可借用此法,转移私铸的铜币,不仅如此,还可收轻货,丝绢、花椒。”

薛白道:“正是这个意思,有杨氏商行为背书,还能私铸铜币。”

两人没有往后继续说,但都明白这件事一旦做成能带来多大的权力。

权力,从来不是利益。

世上还没有飞钱,朝廷必然没办法及时意识到它将带来的影响,有可能掌握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

“铸币之事还得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杜始道。

言下之意,宋家早晚还是要除掉。

短暂的合作之后,薛白已感受到与宋家最亲密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只待他积蓄好实力,冲突已在所难免。

之后补充细节,杜始很有想法,认为高崇留下的那个当铺就可以改作第一家钱铺。

连钱铺的名字她都很快就想好了,就叫“丰汇行”。

唐人还是喜欢这个“丰”字的,代表着丰收、丰满。

“正月下锄头,秋谷必丰收喽!”

山地上,农人们一边开垦着田地,一边唱着歌。

盆儿也在,这孩子还没完全沾染上无赖习气,与济民社的一对老夫妻相处得如家人一般,便时常过来一起开荒,做些扶犁之类的小活,累了便被抱起来放在牛背上骑着玩。

他应该有十岁以上了,具体是十几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小时候他就很羡慕那些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童,其实那都是富农家的孩子。

“我来背一首李白的诗,‘花暖青牛卧’,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薛白来时,竟听到盆儿在背诗,大唐诗风昌盛,连吃不饱饭的流浪儿也能常常听到人吟诗。

“县尉来了!”

盆儿正想不出下一句,一扭头看到薛白,欢呼一声,跳下牛背。而随着他这句喊,周围正在忙着农活的人们也纷纷转头向这边望来,只看眼神便知,在这些百姓眼中薛白已是绝对的权威。

“县尉,有人说你要调走了,不是才刚到偃师嘛?”

“谁说的?”

薛白不认为吕令皓真能将他调走,吕令皓尚且没给自己谋到更好的位置。且连杨国忠都没敢打包票,这些农夫怎么可能更早得到薛白要升迁的消息?

他这一问,农夫们也懵了,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其中最活络的赵余粮应道:“回郭镇的郭三十五郎说的。”

“可是郭录事的子侄?”

“是他兄弟,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哪个县尉出了阙来着,小人不明白,都是县尉,怎能叫升官呢?”

“万年县。”盆儿道,“县尉,万年县在哪?”

人群中已经有了忧虑的气氛,如今田地已经翻出来了,马上要播种了,水渠则还在修。到时若引不来水,此前的辛苦可就都白费了。

“放心。”薛白没说万年县在哪以免给他们增加顾虑,道:“如今不会走,至少等你们能把日子过安生了。”

农夫们也不知道这事他做不做得了主,闻言安心了许多,薛白则是隐隐感到了一种窥视之意。

郭三十五来这边做什么?

“就晃悠,郭家郎君总在这边晃。

“他们家祖坟在北面山上。”

“播种吧……

这边在播种时有个小小的仪式,在田地里放上红纸,压上镰刀,据说可以此催芽,还能镇邪,总之让农户们心安,薛白则代他们上了三柱香。

一片喜庆中,有老农却是心生忧愁,私下来与薛白念叨着。

“县尉,今年春天还不下雨,怕是比去年还要干哩。”

得了这提醒,薛白便知道必须尽快把水渠修好,待到旱时才好从洛河引水。

但他不止是这一百余户的县尉,他是整个偃师县的县尉。今年若是有旱,还得提早把整个县的水渠都修一修。

这日,还没从田上离开,薛白却是被人拦住了。

那是三十余户逃户,想要逃避重税,却不愿买身为奴,又无法当上僧侣道士,没了生计,只能行乞为生。得知县尉招人修渠还给工钱便回来。之后再听闻县尉领贫农开垦荒田、三年免征,于是壮起胆子拦路请愿,希望县尉也能带他们开荒分田。

可事实上,开荒解决不了逃户的问题。

县署拿出人力、物力供养一百余户可以,这是大家看着薛白的面子上,让他办出政绩。等北面、南面能开垦的山地都开垦了,从何处还能供给更多的人?

道理薛白都知道,他却没有多言,依旧把这些逃户收容下来,带他们到县域以南、嵩山山脉下的山地开荒。

最新小说: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当万人迷穿成万人嫌后(万人迷np)》 《她是纯爱文女配[快穿]》 《穿成女配被偏执男主盯上了》 《清穿之皇贵妃躺平日常》 《快穿之我靠捡垃圾收服克系邪神》 《我始乱终弃主角后失忆了》 《漂亮猫妖做尽反派[快穿]》 《炮灰拿错主角剧本后》 《反派宿主又装乖,病娇大佬被撩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