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關夏的表情過於糾結,龐樂瞟了她好幾眼,最終無奈的道:「反正這次去曲明市要回孤兒院,我們可以找孤兒院的工作人員打聽一下,孩子們長大了要忙生活,工作人員總能知道一些消息,再不行等季姐忙完了找她打聽打聽,她們消息來源廣,總能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提供一些信息。」
提到季安,關夏頓時顧不上擔心孟蘭了,數了數時間,離三人分開快一個星期了,但季安始終沒有消息傳來,也不知道案子調查的怎麼樣了,她們先後失蹤的兩名朋友找到沒有,她會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關夏她們一行人是在早上7點出發前往曲明市的,為了方便,幾個人一共開了兩輛車,剛一上車,汪雨就道:「我們昨天聯繫了曲明市的同事,又對814案的案情做了一些了解,由於死者面部損毀嚴重,遲遲未能確認死者身份,但現場留下了相當多的物證,負責此案的大曲縣刑警大隊大面積排查走訪無果後,就對離的最近的松鄉村進行了大量人員的生物樣本採集,採集的範圍是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性。」
關夏聽的認真,汪雨話音一落就問,「採集生物樣本,也就是說犯罪嫌疑人在案發現場留下了諸如頭髮皮屑一類的生物DNA,採集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應該還在離家出走,那他的家人呢?不在嗎?不然當年這案子應該就破了。」
汪雨說:「從犯罪嫌疑人離家出走後,他的家人包括父母叔叔舅舅都在外尋找他,家裡只留下了兩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帶著一個只有10歲的孩子,正好錯開了採集範圍,因為案發時犯罪嫌疑人的家人都不在家,有充分的不在現場證明,回來後也沒有補充採集,所以才陰差陽錯的成為積案。」
龐樂聽的有些乍舌,「這個犯罪嫌疑人還真是運氣好,正好讓他逃過了,不過咱們這次去,重新採集並比對上的話,是不是就不止是積案重啟,直接算是偵破了。」
許年道:「雖然有直接證據,但還缺少補充證據,並不能形成證據鏈,咱們還是得找到犯罪嫌疑人在案發時回到大曲縣松鄉村的證據。」
關夏問,「我當時看到他們的地點是在客運站,我記得那個城北客運站是有通往大曲縣的大巴的,既然他們沒坐大巴,那就說明是通過別的交通方式到達的大曲縣,可無論是公交還是一些黑車,沒道理完全不留痕跡啊。」
「確實奇怪,」汪雨說:「但據曲明市的同事說,大曲縣的刑警大隊將整個大曲縣還有案發地點附近的幾個村查了個底朝天,還從其他兄弟單位借了人手看監控,但無論公交車也好,還是一些計程車又或者順風車,都沒找到死者的蹤跡,他們把衣著相似的一些人員都排查了,都不是。」
龐樂摸著下巴思索,「沒坐車,那說不定是騎車?總不至於是走著去的吧。」
關夏在聽到走這個字時突然覺得好像是遺漏了什麼,冥思苦想半天,才猛的反應過來道:「等等,我見到他們倆的時間是8月12號下午,而死者被發現的時間是8月14號早上,這中間間隔了超過36個小時,我沒去過大曲縣更沒去過松鄉村,但據我所知,大曲縣離曲明市只有100多公里,如果是坐車或者騎車的話,幾個小時就能到,絕對不可能8月14號才到,又或者是死者的死亡時間不是8月14號,只是在8月14號早上才被發現,但也不應該啊,又不是寒冬臘月村子裡的人都不愛出門,大夏天的,又是在路邊的樹林裡,不可能隔太久才被發現。」
許年說:「通過法醫的兩次屍檢,都能確定死者的死亡時間就是在8月14號早上7點左右。」
龐樂有些茫然的道:「還真是走著去的?我去,100多公里啊,死者是怎麼想的,還是因為錢花光了沒錢坐車不得不走路去,要是這樣的話那他也太慘了,花光了錢做好人好事,結果好人沒好報,還把命丟在了那裡。」
第84章 這個犯罪嫌疑人的運氣真是絕了……
坐飛機只用一個多小時,但開車的話就得大半天,關夏她們早上出發,一直到傍晚才到達曲明市。
簡單的吃了個晚飯,她們又重新上車,等將車開到大曲縣的警局時,天已經徹底黑了。
或許是提前交涉過,雖然早就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但她們的車剛停穩,關夏就看到一個身高非常高,體型也非常魁梧的中年男人帶著兩個人走過來,笑著跟許年打招呼。
簡單的握了握手寒暄了幾句,中年男人說:「我知道大家急著查案,我們也是,所以客套話就不多說了,等案子破了咱們再好好聚,到時候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