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迸出。
宮婢倒在地上。
從宮婢出手到皇后被刺中,再到宮婢自殺,一連串快的蘇棠猝不及防。
即便是御林軍衛也沒能抓到活口。
「皇后,皇后!」
「太醫,太醫!」
皇帝顫著身子,扶著倒在他懷裡的皇后張皇失措,太醫急急的從外頭往裡面趕。
一開始驚呼的宮婢宮監閉緊了嘴巴,圍在皇帝左右兩邊的全都是忠心耿耿能替皇帝去死的。
太后聽到外面的驚呼顫顫的走出來。
蘇棠攙扶太后過去。
而就在這宮內的嘈雜聲中,蘇棠好像聽到了外面更遠處也好似有雜亂傳來。
……
這一夜宮中很亂。
宮婢死的不能再死,身上沒有任何的詭異痕跡,終究是沒能查出來受何人指使。
皇后的胸口中了一刀,正刺在要害上。
哪怕太醫就在跟前,太醫也沒能救回來。
皇后和皇帝說了三句話就死了。
蘇棠太后皇帝,還有很多人都在,都聽到了。
「陛下,臣妾不能再陪著陛下了。」
「太子他縱是有太多不對,還請陛下看在臣妾的份兒上……」
「陛下,臣妾不悔。」
皇帝流出了淚水。
……
在皇后死後沒多久,被抓起來的嬤嬤也死了。
據說是有人向嬤嬤透露了皇后身亡的消息,嬤嬤同殉了。
而就在皇后去世後的半刻鐘,前面傳來消息,說是宮門被攻打,攻打者是太子。
所幸是太子打了不到半刻鐘,就沒再打了。
而又過了兩刻鐘,四皇子進了皇城。
蘇棠陪在太后身邊,不知道四皇子和皇帝說了什麼,只聽說四皇子進皇城時一身的甲冑,甲冑上沾染著鮮血。
再後來四皇子被皇帝罵出了宮。
……
四皇子甲冑上的鮮血是誰的?
四皇子是不是殺了人?
蘇棠不知道。
只是在天亮的時候,聽說太子過世了,六皇子昨夜也回京了,只是天亮之後才入宮見過了陛下。
……
隨著四皇子和六皇子先後進宮,宮外的消息也開始傳入了宮中。
在皇帝病重,太子監國時,太子幾次拾掇了四皇子,還有一次借著四皇子為禮部官員求情的機會,打了四皇子。
再後來四皇子和太子就開始針鋒相對,太子幾次布下施政都被四皇子挑出病灶,最重要的是四皇子在朝會中聯大理寺指出了前江南御史之死的緣由真相。
吏部,戶部數名官員聯合出手,而那幾名官員多少都和太子相交莫逆。
雖然沒有點明了是太子所為,可朝中上下又有幾人不知?
當夜就有官員想要夜叩宮門。
可那幾名官員在黎明前發現死在了宮外的護城河裡。
御林軍衛統領鎮國公世子當機立斷,緊閉宮門,任何人不得出入。
皇帝病重,滿朝皆知。
若是旁人關閉宮門,說不得會讓人以為意欲如何,但鎮國公世子關閉宮門,整個大乾朝廷竟沒有一個人生出什麼「挾天子」的想法,都覺得是在保護皇帝。
而後的數日,朝中頗有動盪。
某某日,某官員中毒而亡。
某夜,某官員畏罪自殺了。
鮮少涉及家人,百姓們更是幾乎沒怎麼被驚動,只有夜裡聽聞有調動兵馬的動靜,但只要不出門,就什麼事兒都沒有。
只有鎮國公府被衝擊了幾波。
聽聞夜半有廝殺慘呼聲從鎮國公府傳出。
但天亮了,鎮國公府和之前別無二致。
就好像什麼事兒都沒有。
只有京兆府大理寺後門突然多出來不少被刀斧弓箭弄死的屍體。
當中也有那位前江南御史之子,如今連中三元的狀元的消息,說那位狀元就住在國子監。
安然無恙。
**
蘇棠出宮了。
在六皇子出宮後的第十天,蘇棠出宮了。
同樣的日頭下,蘇棠出宮時忍不住攏了攏身上的披風。
宮外比宮內暖,只是風比宮內寒涼一些。
等在宮外的李清田看到蘇棠,淚水如滂沱之雨不停。
「娘子總算是出宮了。」
「我沒事,看。」蘇棠轉了個圈讓李清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