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什麼異樣也沒有,一切和原來沒有區別。
何意?
蘇棠還沒琢磨出來,太醫到了。
太醫抹著額頭的汗,顯然是一路急奔而來,可太醫院離後宮很遠,就算是跑著也沒這麼快。
這個疑惑只在腦中轉了個圈就不見了。
太醫在診治,她也要在旁候著。
太醫開了藥方,嬤嬤看著藥方直皺眉。
蘇棠看了眼就明白了,藥方幾味,都只有一個特點,苦。
太后最不喜歡苦。
太醫道:「太后娘娘肺氣失和,當以潤肺化痰、扶正固本為要。」
蘇棠聽著,腦中忽的冒出來一個法子。
法子來的怪異,可好像似乎正對路?
蘇棠道:「雪梨川貝燉白蜜,可好?」
太醫眼中微亮,道:「還請縣主告知君臣之方。」
蘇棠不知道什麼君臣,還是把配料做法寫了出來。
雪梨,川貝母,白蜜,另加鮮枇杷葉三片,還有她腦袋裡突然冒出來的配餐。
粳米粥撒陳皮絲一錢、杏仁霜半錢。
銀耳燉腐竹,佐南杏仁五粒。
太醫眼中大亮。
「好,好法子。」
太醫都說好了,嬤嬤自然歡喜不已,蘇棠的手段如今別處不說,後宮之中沒有一個不服的,哪怕是最尋常的吃食在她手中也能猶如珍饈美食。
太醫抄錄了一份,蘇棠按照食譜去準備,太醫在旁看著,忍不住又低低問了句,「縣主可有開胃解火之食?」
頓了頓又補充了句:「鬱火口瘡之火。」
蘇棠愣了愣,莫名的她的腦袋裡冒出來幾道食療譜。
「焦三仙各三錢,金銀花二錢,陳皮一錢半,綠豆衣一錢,入竹葉芯十莖
,注山泉水三碗,武火煮沸轉文火,煎成一碗半,濾渣取汁,趁溫兌入青梅汁半匙。辰時、申時各溫服半盞,連服三日。若見噯氣頻作、腹中雷鳴,此乃氣機通暢之兆!」
「早食可薏苡仁、赤小豆煮糜,撒烤南瓜籽粉一撮。午羹嫩豆腐焯水,澆蒜泥馬齒莧汁。茶點:紫蘇梅子。」
太醫腦中飛速旋轉,不由撫掌:「好,好。」
「竹葉芯引心胃之火下趨水道,味淡而竅通。午羹清熱解毒如湯沃雪,紫蘇梅子又解油膩。君臣相輔事半功倍。」
「縣主可是學過醫?」
蘇棠對上太醫灼灼的目光,只能道:「不曾,不過或許是做的飯菜多了,就有了心神之靈?」
聞言,太醫對蘇棠只若見神人。
畢竟世上每日做飯菜的人多了,還沒幾個能隨手的就做出藥膳來。
蘇棠也似乎明白了她這個「特級」是什麼意思了。
無中生有的藥膳。
無中生有的菜品。
原來她研究出來的菜品大都是她吃過的或見過的,可現在她看著眼前的幾樣原材料,莫名的就會想到各種的法子。
不止味道好,還營養豐富,更甚是能治病。
給太后治病的太醫都說好。
這要是換做她那個時代,妥妥的金牌營養師。
誒,不對,她升級了,也就是說他找到了真兇。
是誰?
太子?還是四皇子?
……
「是太子。」
清寂的院內,陸靜淵臉色發涼,「江南之地被流放罷官的官員盡數在冊,京都之內與之交好的官員大都是太子的人,由此可見那些人必然和太子有關。」
「我初入京都,便逢惡事,大理寺監,朝中彈劾,樁樁件件皆是太子所為,太子之惡昭然若揭,而我自問與太子並無交惡之心。」
「以寺丞之名於大理寺查卷宗,多可見疑點與太傅相關,可證據卻是不足,而那證據也是太子麾下之人所供。」
「如今永城來的口供所言,太子治下早已統領了江南的兩軍,兩軍之中精銳不乏眾數,若是偽裝成匪人輕而易舉,而偏偏一年之前,兩軍之中正有一隊三百人之伍下落不明,日期就在家中遇亂之前七天,」
方夫子沉吟,眼底透著深寒冷意:「十二年前,太子和四皇子都在玉門縣觀兵,一來一往都經過常縣,而冒充太傅孫女的就是在常縣獲救。任誰都知道膽敢對太傅家的獨女不善,又豈是尋常人?你入了大理寺都沒能看到這個案子,可見這案子是被壓下去了。誰壓下去的?只有陛下!也只有陛下壓下去,太傅才隻字不提。」
「還有,四皇子怎麼就那麼巧去了安城縣?你查出來的證據其中半數又是四皇子給的,若無四皇子,你的證據唯有片面,而所有你看到的證據都和四皇子毫無關係。」
「太子德威不重,四皇子早有意爭那個位置,不論太子做什麼,四皇子少不得盯著,同樣,不管四皇子做什麼,太子也不會毫不知曉,不然太子也不會在那個位置上待這麼久,所以越是看著毫無關係,就越是大有關係。」=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N.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