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這人又擰巴極了,就算知道了,卻也是誰都捨不得怪罪。
所以,便只能怪自己了。
皇帝一面愛著皇后,想讓她得償所願,一面又不願意與自己的母親作對,所以才這般惆悵。
貴妃本該說些什麼。
但是她知道,她既不是皇帝最愛的女人,也不是太后的親侄女。
這又是婆媳關係,又是皇權之爭的,貴妃可不想也不能摻和。
但皇帝來了,她也不可以不管皇帝的情緒。
所以,今日倒是個好時機,告訴皇帝自己懷孕了。
貴妃拉著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
「皇上,臣妾已經有三個月身孕了。今日便不煩皇后娘娘的事情了,可好?」
第449章 (番外)宮3
(四)兩儀殿
德妃的消息是宮裡最靈通的人之一。
知道皇后因為他父親官職的事情,生了皇帝的氣,一面嘲笑皇后出身低,果真是看不清形勢,所以才會痴心妄想。一面又覺得,這是自己的機會。
此事,她倒是可以幫一幫皇后。
皇后的父親是不方便調動的,但他那幾個哥哥,稍稍提拔一番,去些重要的位置,也引不起什麼注意。
德妃的祖父是左相,在朝堂里耕耘了這麼些年,在先帝和太后手下辦了這麼久的事,做了這麼久的左相,也不是一般的臣子。
所以,這點事情還是能辦的。
前些年,祖父和太后倒是相處得極為融洽,但左相是支持皇帝親政的。
兩年前,左相就一直在暗中做著準備,若是太后不讓皇帝親政,便要率領百官彈劾太后。
雖說這些年,太后將大齊治理的極好,老百姓們也都喜歡這位太后娘娘,極為崇拜蟲娘娘。
但這禮制就是禮制,皇帝成年之前,皇帝的母親就是這天下最名正言順的管理者。
皇帝成年之後,就該還政於皇帝。
若是不願意,那便就該被彈劾,
但沒想到,太后就那麼從善如流的讓皇帝親政了,一副賢良的做派,竟然人挑不出一點錯來。
太后實在是善於以退為進。
若是太后不願意讓皇帝親政,大臣們還有理由鬧一鬧,讓太后交權。
太后讓皇帝親政了,但實際上,重要的事情,太后不同意,就辦不下去,財權、軍權都被太后捏在手裡,她依舊是大齊唯一的話事人,只是退到了後面,大臣們想要攻擊她,都找不到抓手。
攻擊太后不交權麼?
可皇帝都親政了。
但皇帝或者他們這些大臣,調得動京城的兵馬麼?調得動大將軍王、周子都、袁好女、衛知也麼?
顧亭雪更是想都不要想,如今,還有誰不知道他與太后的關係?夜夜都與太后宿在一起,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秘密了。
不僅僅是調動不了軍隊,沒有太后首肯,官員們想加點俸祿都不可能。
又或者,他們要辦個什麼大事兒,他們拿的出銀子麼?戶部因為這些年推行新政,多了不少女官。
雖然這些女官都沒有上朝的資格,只負責實際的工作,但整個朝廷的稅收都掌握在太后身邊的女官陸令儀手中,她就是大齊的錢袋子。
文官們如今唯一能占據的,怕是只有道德的制高點,幾千年來的禮教和規矩。
偏偏,太后在這一點上,也是滑不留手。
民間都說太后比從前的劉娥還要賢德,是古往今來最好的太后。
所以,只要太后不輕舉妄動,這種皇帝表面親政,太后實際做主的情況,怕是還要維持許久。
左相讓德妃入宮,自然也有左相的意圖。
如今,德妃看到皇后的野心,倒是覺得,興許改變朝局平衡的人,已經出現了。
「今夜皇后娘娘怕是睡不著了,我晚膳用得多了些,你陪本宮去皇后娘娘那裡走動走動,消消食吧。」
(五)昭臨宮
太后三十五歲這一年,前朝依舊風雲涌動。
那些文臣們在暗中,一直沒有放棄聯合,想要支持皇帝徹底掌握政權。
說到底,朝廷里的文臣和香君不是一條心。
香君身邊的顧亭雪,那宦官,宦官和文臣從大齊建朝以來,都一直是兩方勢力,此消彼長地鬥了許多年。
香君支持的袁好女,當年殺世家毫不留情,更是讓許多文臣清流們恨之入骨,不過是礙於對方手上的兵,所以當年他們也做不了什麼。=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K.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