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處,陸令儀驚詫地看向香君。
「娘娘,難道……」
香君打斷了陸令儀,只是平靜地看著她。
「這宮裡馬上就要亂了,如今,別的事情,你都不用管,管好本宮的孩子吧。」
……
正如香君所說,不僅僅是宮裡要亂,京城怕是馬上也要亂了。
因為袁好女的軍隊,離開了江南,往京城來了。
走之前,袁好女放了話。
她說,如今天下災荒不斷,民不聊生,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無德。陝西的地龍翻了,也是因為皇帝奢靡無度,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
只要皇帝肯主動退位,讓給賢能之人,比如說,大將軍王那樣的大齊功臣、有德之人。她就願意帶著軍隊歸順朝廷。
若是皇帝不肯,那她就只有打到京城,逼他退位讓賢了!
第400章 速速回京
雖然袁好女放了話,但是叛軍要打到京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路需要攻克許多戰略要地。
皇帝招來衛知也。
衛知也將地圖展開,若是要從江南打到京城來,睢陽、徐州、幽州、通州四城極為重要。
大運河汴河段中段的睢陽,是江南江北的門戶之處。當年,安祿山就是因為沒有攻克睢陽,南下的計劃才會受阻。
徐州是南北水陸轉運的中心,袁好女的叛軍極為擅長水戰,他們如果打算沿著運河北上,就必須占領徐州。
幽州是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北依燕山、南控平原,叛軍若是占據幽州,便不擔心糧草的補給。
最後是運河的最後一環,通州,如果叛軍突破通州,那麼京城就會徹底陷入孤立。
所以這四城必須死守。
在此之前,皇帝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面對這樣的局面。
如今,他卻連這四城守城的將領是誰都不知道,招來左右相一問,他們倒是知道將領是誰,但問起能力如何,一個個也都不敢保證。。
想來也是,在地方待著的,都是沒有出頭或者遭到貶斥的,不然誰不想在京城或者一些富庶的地方過好日子?
只是,兵臨城下,想做什麼都來不及了,皇帝只能下了死命,讓將領們死守。
「報!」
侍衛前來稟報陝西那邊的軍情。
皇帝如今對壞壞消息已經沒什麼反應了,陰沉著臉,聽完了最新的軍報。
陝西,大將軍王策反了神策軍中姜老侯爺的舊部,裡應外合攻占了洛陽。
顧亭雪雖然帶著兩千人突出重圍,卻已經無力再與大將軍王作戰,只能選擇離開陝西,先前往邯鄲。
大將軍王若是要打到京城來,接下來應該就是打邯鄲、邢州、真定,然後直撲幽州。
顧亭雪打算整備邯鄲的軍隊,繼續死守。
聽到軍報,左右相和衛將軍都是大駭,他們不知道,陝西竟然也在打仗,皇上是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
之前,皇帝能瞞住消息,是因為陝西地震,民間的消息傳不出來。
可現在大將軍王占領了洛陽,接下來的消息,皇帝想瞞也瞞不住了。
如今,兩線都有叛軍,其中一個還是大將軍王,消息傳出,只怕就要朝野動盪、民心不穩了。
眾人看向皇帝,皇帝卻什麼都沒說,也不願意聽這兩個老東西再說話,擺擺手,讓他們退下,只留下衛知也。
「顧亭雪失守洛陽,你如何看?」
衛知也實話實說道:「顧大人是有將才的,但若是神策軍出了叛徒,也不能怪顧大人失守,如今大齊風雨飄搖,四處都是亂軍,對於顧大人這樣的良將,皇上還是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
皇帝苦笑。
神策軍里有姜老侯爺的舊部,皇帝知道,甚至皇帝默許了他們在軍中有一席之地,只因為皇帝也需要制衡顧亭雪。
老侯爺的舊部,最恨的就是背叛了老侯爺的顧亭雪。姜老侯爺當初對顧亭雪有多好,這些人就有多憎恨他。
只是,再恨也還是得在神策軍麾下討生活,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妻兒,又有幾個人能因為對姜老侯爺的敬重,連自己父母妻兒的性命都不要了呢?
於是,神策軍里,便一直有兩股勢力微妙地保持著平衡。
這些年,顧亭雪大力提拔自己的親信,但神策軍的副將里卻也有皇帝提拔起來的老將。
也只有這樣,皇帝才安心讓顧亭雪握住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