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鄧州青州等地也不是沒有設置衛所,但衛所和衛所之間是有距離的,這些海寇非常會鑽空子,經常趕在衛所的兵馬來之前搶了就跑。
非常非常地難對付。
前不久鄧州那頭才來了奏報,讓朝廷趕緊派個人去長廣縣做知縣。
長廣縣的知縣被海寇給殺了。
這已經是長廣縣被殺的第二個知縣了。
前一個是不管百姓死活,任由百姓被海寇劫掠也不管,百姓們跑到縣衙求庇護的時候,他竟然命人將縣衙大門緊閉,隨後被暴怒的百姓翻牆進去,將他殺了。
因為海寇上岸不會進縣衙,這是潛規則。
只要百姓們跑進縣衙里,海寇就不會衝進去殺人。
然後接任的這個縣令十分有血性,他不但給百姓提供庇護,還組織人手抵抗海寇。
結果因為衛所的兵支援得太慢,他們來的時候,縣令已經被殺了。
還死了不少民兵,倒是縣衙的衙役們活得好好的,一個都沒死。
奏報送上來的時候皇帝大發雷霆。
這些天正愁著到底派誰去,吏部選了一個又一個,勛貴家出身的生怕被選中,紛紛走動關係,寒門出身的人呢……被選中的人不是摔斷了腿,就是重病不起。
大家都對那個地方避之不及,可顧遇卻偏偏就來毛遂自薦了。
顧遇不只是寒門出身這一個標籤。
他身上有個重要的標籤:富貴的未來女婿!
這讓皇帝怎麼能不感動?
可越是感動,他也越不想讓顧遇去。
「你想建功立業的心朕能理解,但是這個地方不適合你去!你還是重新選一個地方吧!」皇帝讓顧遇起來說話。
顧遇從懷裡拿出來一份摺子,躬身遞給皇帝。
「這是微臣針對長廣縣寫的一些見解,微臣沒有什麼閱歷,對長廣縣的了解都來自於鄧州上奏朝廷的摺子,臣的想法很幼稚,還望陛下能指點一二。」他這麼說,也是表示了自己要去鄧州的決心。
皇帝打開看了起來。
才掃了兩行,神色就嚴肅起來。
顧遇在摺子里毫不避諱地把鄧州長廣縣可能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寫了出來。
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就是內閣那幫老東西都不敢往外禿嚕。
當然了,那幫老東西都是老狐狸,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
不像顧遇這小子,在袁富貴的影響下,首先想到的是他這個皇帝的利益,大靖的利益。
顧遇的懷疑,也是皇帝的懷疑,衛所跟海寇勾結,養寇自重。官府跟海寇有勾結,一為利益,二為保身!
畢竟抵擋海寇需要衛所的兵力,但是衛所不靠譜,他們也沒法子。
故而長久以來,他們便從保住自身發展到和海寇衛所沆瀣一氣……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將來指不定會釀成大禍!
比如養大了海寇和他們身後國家的胃口,直接以長廣縣為突破口,殺進中原也不是沒可能的!
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很難。
顧遇把困難羅列出來,也將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羅列了出來,剩下的就交給皇帝來抉擇。
第534章 毒石重現
皇帝自然不會立刻決定。
他先是讓顧遇離開,然後讓高全兒把顧遇寫給他的摺子燒掉,接著又命人將內閣的幾個閣老喊來,就問他們:「諸位卿家,鄧州長廣縣之事,可有決斷之法了?」
內閣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法還是先前的那一套,要緊的還是得將長廣縣的縣令人選定下來。
皇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縣令人選呢?吏部可定下來了?」
同時閣老的吏部尚書道:「回陛下的話,吏部還在甄選人才,會儘快定下人選的。」
皇帝頷首,他指著吏部尚書道:「給你五日時間,五日內定不下來人選,你這個禮部尚書就親自去長廣縣做縣令!」
眾人聞言均是一駭,知道皇帝是動真怒了。
沒人敢說反駁的話,吏部尚書撩袍子給皇帝磕頭應下。
皇帝繼續道:「先前定下去長廣縣的人……既然他們都出了狀況,但大靖的官位不可一日無人,立刻派人將那些人的缺頂上!
至於他們……既然他們身體不適,朕就不能強迫他們為朕辦差,餘生都好好在家將養著吧!」
這是要永不錄用的意思!
內閣大臣們不敢說反駁的話,左右都是些沒有背景的官員,不用就不用了。
當然,皇帝的做派給眾人傳遞了一個很強硬的信號,仕途是皇帝給的,皇帝能給,也能收回去!
給皇帝辦事兒,就不能挑揀,也不能瞻前顧後,不能挑三揀四,不能前怕狼後怕虎,最要緊的不能怕苦怕累。
不然,他一個皇帝還收拾不了你這個臣民?=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