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首輔一下子就想起了火燒窯子的大案,他連忙命人去大門上守著,等蕭玉亭回來就讓蕭玉亭立刻來一趟。
蕭玉亭很晚才回來。
算得上是披星戴月。
剛到大門口就看到哥哥身邊的長隨在等他。
他連忙趕去簫首輔的書房,進屋簫首輔就問他窯子被燒的案子。
「是蓄意縱火,老鴇子被燒死,還死了六個窯姐兒,五個打手。剩下的多多少少都有傷。」
「其他的我都不知道,大理寺不肯透露太多。」
簫首輔眉頭緊皺:「怎麼連你們刑部也瞞著?」若是普通的尋仇或是糾紛引起的縱火案,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瞞著刑部。
或許不是瞞著刑部,只是刑部除了尚書之外便都瞞著。
除非這個案子不尋常,牽動到了位高權重的人。
簫首輔的心一下子就沉入了谷底。
「查,你動用自己的力量去查,能查多少算多少!」簫首輔道,富貴不會無緣無故給他送這封信。
第425章 審問
除了讓弟弟查,第二天下朝他直接去找了大理寺卿詢問案情。
然而大理寺卿這頭得了太子的吩咐,並沒有給簫首輔透露一星半點兒。
簫首輔的心愈發地沉重了起來。
按道理,他一個首輔去過問下屬案情的進展,下屬沒有理由瞞著他。
除非案情涉及到他的家眷。
亦或是涉及到叛國謀逆等大罪。
簫首輔眉頭糾到了一起,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
正當他犯愁的時候,有太監來找他,說皇帝要見他。
簫首輔匆匆趕去見皇帝。
跪拜之後,皇帝讓高全兒給了他一份卷宗。
簫首輔打開一看,這可不就是縱火案的卷宗麼。
他的心頓時緊張起來,自己去找大理寺卿打聽人家不說,不成想皇帝竟然拿給他看。
簫首輔看到後頭渾身冷汗直冒,卷宗里有幾個窯姐兒和打手的供述,說他們窯子裡來了一個姓吳的女人,這個女人自稱是現任成國公的母親,總是嚷嚷著讓人幫她去蕭家給大老夫人送信,說大老夫人會救她,還會給送信的人一筆不菲的賞錢。
吳氏出獄之後的確是失蹤了,國公府是去京兆府報過案的。
奇怪的是,吳氏便是求助,也應該是找人去成國公府求助,為何她從不提成國公府,只提蕭家?
並且找的也是他的老妻!
簫首輔想到袁富貴給他的信,結合吳氏的反應,他想否認老妻沒問題都難。
只是吳氏說的話有幾分真呢?
簫首輔回想當年,他們一家人都沒看上陳良才,但是妹妹一意孤行非要嫁給他。
她明明喜歡的是風花雪月的才子,認為才子佳人才是最配的,可卻忽然改變了主意,非要嫁陳良才這個武夫。
當時老妻幫著陳良才說了不少好話,老妻說日子是妹妹自己過,她既然執意要嫁,必然是心中愛慕,你若阻攔,妹妹會在心中怪你不說,便是將來嫁給你給找的人,她自己不喜歡,又如何能過得好日子呢?
也是老妻的這番話讓他鬆了口,現在想想,他鬆口之後妹妹並沒有多歡喜,倒是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
偏生他忙於政務,再者男人嘛,對小兒女的情態真的是不大懂。
只覺得婚事是妹妹所求的,由著她她就應該高興,沒表現出來便是因著害羞不好意思。
現在看來……
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因為妹妹被人輕薄了,是陳良才救的她!
陳良才怎麼偏巧就那個時候出現呢?
是真的巧,還是那事兒他也摻和了一腳?
陳良才現在已經死了,他再無法知道真相,想著自己血崩而亡的妹妹,簫首輔心裡在滴血。
他們捧在心尖兒上寵大的妹妹啊!
富貴的信中說,吳氏能順利跟在妹妹身邊,去成國公府住下,也是他的老妻幫忙。
他從腦海中把那段久遠的記憶翻出來,當初的確是老妻來說情,說妹妹嫁過去不自在,讓吳氏去陪著她說說話也好。
簫首輔當時是不同意的,但見妹妹隔三差五就派人來接吳氏,老妻又從旁勸說,他到底還是同意了。
不過還是在吳氏身邊安插了個丫鬟,讓她盯著吳氏,若見吳氏有半分勾引陳良才的舉動,立刻來稟報他。
那丫頭不時傳回消息說吳氏很本分,很守規矩。
只是後來戰亂,妹妹被陳良才安排著避去了鄉下,等再回京城便是一具冰冰涼涼的屍體。
那時他要找丫頭問問情況,才知那丫鬟死於追兵的伏擊。
一樁樁一件件,都有老妻的身影。
簫首輔木了。
如秋風中的枯木,了無生氣。
皇帝看他這樣就嘆了口氣,人他是要用的,可不能沒了心氣兒。
「朕已經命太子去敲打過大理寺卿,這個案子到此為止,不可深究。」=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