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陛下以龍威威懾袁小神醫,袁小神醫才說出來的法子。
陛下之所以下旨,是皇命不可違,袁小神醫必須用這個法子去救國公爺!」
他這麼一說,老夫人的心就舒暢了一些。
高全兒又道:「只是這次救國公爺需要很多極其珍貴的藥材,陛下開了私庫,找了一些出來,但還有幾樣藥材是極難尋的,就是陛下的私庫里也沒有。
故而陛下讓奴婢來問老夫人,國公府能不能湊二十萬兩銀子,不夠的陛下那裡添補……陛下讓奴婢跟您說,要請您諒解一下,這京城的權貴重臣那麼多,陛下不宜做得太過……」
「老夫人,這一線生機,陛下必要為國公爺爭取,陛下下了聖旨,將來若是有什麼,也是陛下在擔……」
老夫人聞言連連道謝,她知道,這個聖旨一下,將來就算是會有流言蜚語,也不會將國公府牽扯到裡面去。
畢竟是開顱啊,把人救回來了還好,若是救不回來,搞不好會有人說是國公府里有人故意要國公爺的命,這對國公府的打擊太大了……
第309章 文會
老夫人直接把二十萬兩銀子全給了高全兒,這二十萬兩銀子沒走公中,是她這麼多年以來攢著的私房體己。
原本是想留給她最愛的孫兒,這下子全給兒子拿去治病。
兒子才是她肚子裡掉下來的肉。
陳安邦還不知道老太太把想留給他的錢全弄給老頭子治病去了,不過他就算知道也不會說啥,畢竟老太太的私房跟整個國公府比起來還是小了點兒。
高全兒把二十萬兩銀子拿回宮就交給了皇帝,皇帝直接截留九成,剩下的一成也就是兩萬兩銀子交給珍珍。
珍珍跟江院正一人分了五千兩,剩下的一萬兩給其他參與的太醫分。
大家都十分高興,並沒有誰認為珍珍拿五千兩不公平。
畢竟這個口是珍珍跟皇帝開的。
聖旨也是珍珍跟皇帝求的。
他們這銀子掙得實在是太舒坦了,要知道平日裡他們被請去勛貴家裡,一次也就是能打賞個十多二十兩,一百兩的時候都少。
更別說上來就能掙兩三千兩。
還可以試試新技術,把人搞死了不用負責。
美滋滋。
珍珍把開顱計劃寫出來,她還畫了幾張圖,標明開顱的地方。
她的透視眼能看見成國公腦子內部的情況,有血栓,有梗阻,也有積液。
要避開腦袋裡的大血管和神經,在他的腦袋上鑽孔放積液。
至於血栓梗阻,就只能通過針灸疏通,不然真把頭蓋骨給揭開,外邪立刻就能要了成國公的命。
但只要解決了積液的問題,剩下這兩個問題倒也不大。
太醫院的太醫們個個醫術高明,拿出來討論的針方都是很厲害的針方,不過還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行。
太醫們比她差在哪裡?
差在太醫們只有望聞問切的本事,而珍珍卻能透視。
珍珍在皇宮一邊兒忙著給皇帝扎針看病,一邊兒跟太醫們研究成國公的治療方案。
宮外。
顧遇如期去參加紫雲樓文會。
他也是跟幾名寒門考生約好的,梁同、趙志義、邱文發、黃耀明、毛子謙。
紫雲樓就建在曲池旁邊,是個十分精美的園林,曲池面積很大,在京城的西北角。這個地方是文人墨客們所鍾愛的地方,每逢佳節,也是老百姓們最喜歡來的地方之一。
幾個人一起來顧家找的顧遇,然後蹭著顧家的馬車一起去紫雲樓,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有好些考生已經到了。
這次紫雲樓的文會,除了他們這些考上的人,還有不少落榜的舉子。
落榜又不丟人,三年之後又能再考一次,但文會肯定是不能錯過的,這可是一個十分好的交流機會。
顧遇因著會試的時候是榜首會元,故而他一到就被很多人給圍住了,大家相互拱手之後,就找個靠著曲池的地方說話,說得最多的便是殿試的考題。
這次殿試沒有放榜,大家都很煎熬。
「顧兄,你是怎麼答的?」
「可願將你的考卷默出來給我等看看。」
有人寒暄幾句就直接道,雖然放榜的時候大家的考卷都會公布出來,但在文會上有人提這樣的要求,是很無禮的,但大家都沒說什麼,反倒是都盯著顧遇看。
梁同冷哼一聲:「想看顧兄的文章,過幾天放榜就能看了,你們這麼著急做什麼?」
趙志義也皺眉道:「想看別人的文章,你們倒是先將自己的文章默寫出來給大家看看呀,沒道理讓別人寫,你們卻不寫。」
「便宜可不是這樣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