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不好聽的,宮裡有司天監吧?
司天監的人都沒有預測出永州三府有洪澇災害,憑什麼六皇子就能精準預測?
我們讀書人,書讀得多就該明事理,遇到事情自己且先想一想,萬萬不可人云亦云。
我想,陛下之所以沒有嚴懲六皇子,也是有這部分原因在裡頭。
我這番話出自肺腑,不管你們覺得我說得對不對,我都是這麼認為的!」
有人輕哼道:「怎麼說他都是皇子,有些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是皇子他受天下百姓的供奉,就該想方設法救百姓!」
「對對對,就是這個道理!」
「哪怕是先偷偷傳些流言出來也好啊,也能叫大傢伙兒警醒些啊,總不至於死那麼多的人!」
「你也別拿欽天監說事兒,欽天監也就是測測吉凶,根本就不能預測天災,他們要是能預測天災,皇上可就省心了!」
「再說了,六皇子又不傻,要是消息不確定,要是給他提供消息的人他不能夠信任,他能耗費這麼大的工夫折騰麼?」
「可不就是這個道理麼,孫勝啊,你就別替六皇子解釋了,人家也不在這裡,你這般表現也沒人看啊!」
同窗們的反應讓孫勝很滿意,他做出一副氣憤的樣子,轉頭就問旁邊頓足的六皇子等人:「我這番見解,不知高公子是怎麼看的?高公子你來評評理!」
六皇子笑道:「我認為你們雙方說的都有錯。
我若是六皇子,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都會坐視不理。
這天下所有的事兒都跳不出『規矩』二字!
六皇子知道這件事之後應該先向皇帝陛下稟報,由皇帝陛下和朝堂上的大人們來決定要不要公開這件事,也要由皇帝陛下和朝堂上的大人們來安排這件事,他只是個皇子,並且還沒有領差事。
也就是說,他本身是沒有資格來管這件事的!
沒有皇帝陛下的准許就將不可能確定的消息傳出去,這叫散布謠言。
若是引起恐慌激起民變,不是他一個皇子能承擔得起責任的。
至於說興修水利,購買沒有熟透的糧食,只要沒有經過陛下的同意,那就是私人行為,不管會不會發生洪災,他提前購買地里沒有熟透的糧食都叫毀壞青苗,這是大靖律法所不允許的。
故而,六皇子這次在我看來,是真的做錯了。
他不該興修水利,也不該購買百姓們田地里尚未熟透的糧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國法不容情。
不然誰遇到一點兒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的事情就不顧國法亂來,那大靖就得亂套。
畢竟什麼山野老農的話是真是假誰能辨認?
六皇子這次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真發生了洪災,若是沒發生洪災呢?
若沒發生洪災,他可能會被彈劾到身陷囹圄……」
眾人:……
這個人說話怎麼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呢?照著他的意思,六皇子這次就該袖手旁觀什麼都不做看著永州三府的民眾遭災唄!
於是大家紛紛出言譴責他,說他心太冷,還說他們覺得六皇子做得對!
孫勝:……
為啥他說的時候這些人都不怎麼認同,可六皇子一說大家就紛紛改變了想法?
第227章 孫勝落井下石
六皇子說完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孫勝連忙追上去,好不容易勾起話題,他怎麼能放過這個機會?
這會兒回味六皇子的話,孫勝覺得六皇子是被傷心了,所以才會那麼說的。
換成是他也是啊,早知道就什麼都不管!
不管就沒事兒!
孫勝追著幾人到縣學門口,就見有人將六皇子等人攔住,跟他身邊的伴讀柳翟鞠躬說話。
他忙小跑過去。
就聽見那人焦急地道:「柳公子,您快去瞧瞧吧,珍珍姑娘被欺負了!」
柳翟和六皇子都變了臉色:「被誰欺負了?」
來人焦急地道:「前頭那個壞了事兒的孫縣令家,他們家少爺的兩個舅舅。」
「您快去瞅瞅吧!」
「走!」六皇子不等柳翟開口,就沉聲道。
孫勝聞言心中大喜,這真是……真是老天都在幫他!
哈哈哈哈!
但他臉上卻擺出一副擔憂之色,上前插話道:「那家人我知道,從根兒上就爛透了,家裡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沒一個好的!孫裕的兩個舅舅仗著手裡有兩個錢經常欺凌弱小,他們兩人跋扈得很……」
來人能求到六皇子身邊的伴讀面前,顯然被欺負的人跟六皇子等人認識。
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怎麼能錯過?
公孫羿吊兒郎當地問:「怎麼,你認識那家人?你跟那家人是什麼關係?」
孫勝噎住了,他要怎麼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