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意?」葉縣令問顧遇。
顧遇道:「大人若是現在要修繕水利,需要很多錢,這個錢要靠朝廷,靠著戶部撥款的話一來二去等得太久,並且戶部不一定會撥款。
且秋收沒有開始,縣裡的稅沒收上來……故而學生一家人變賣了些祖上留下來的東西,湊了一千二百兩,將之捐給縣衙用於修繕水利。
學生認為,這個時候能修繕一條河道是一條河道,能防範一處是一處,終歸比什麼都不做強!」
葉縣令聽他說這番話心中感觸頗多,顧家人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可見至少他們是信了洪澇之言。
他讓顧遇先坐下,自己則開始看顧遇的信。
結果剛看兩眼,葉縣令的神色就變得十分嚴肅認真起來。
原來顧遇寫了一份兒計劃書,從何處開始修繕,怎麼修繕,每個村子怎麼挖排水溝渠上頭都有建議,雖然並不詳盡,但卻有個大框架。
並且他還寫了一個募捐的建議,建議葉縣令號召鄉紳們捐款整修河道,然後修功德廟,樹立功德碑,每個捐錢的人都可以碑上有名。
並且顧遇也提到說他願意替縣令去奔走,遊說兩個鄉紳捐錢。
還建議葉縣令征有酬勞的勞役,勞役時間避開中午最熱的時間段,並備好消暑湯……
計劃書十分詳盡,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不過若他真如顧遇計劃的這般做,既能防患於未然,又不用擔心將洪澇的消息放出去之後引發恐慌。
沒有人能承擔恐慌民變的後果,顧家父子兩個不行,他這個縣令也不行,搞不好全家的性命都會搭進去!
「不過學生還是建議大人找人隨時關注天氣,最好是能提前一天甚至半天預警。」
「這樣一來就需要縣衙多準備銅鑼和人手,一旦天氣風雲變幻,就讓里長村長敲鑼打鼓去提醒村民,靠著山的,靠著水的都趕緊避到別人家去……」
縣令頷首。
顧遇又道:「學生願意負責皂角村的防澇事宜,我們皂角村先一步挖排水渠,清理河道,拓寬加固河道,希望能影響一下其他村莊……
大人若是覺得學生之建議可行,學生這就去找人募捐,若是大人覺得學生危言聳聽,學生之言不可信,那就當學生沒有來過。」
葉縣令長舒一口氣道:「你的建議很好,本官會找人商議這件事,至於你們村的防澇事宜,本官相信你會做好!」
「你要好好學,將來一定會有不錯的前程!」
少年可畏啊!
葉縣令在心中嘆道,他都好長時間沒有見過這般聰明,並且有著一顆赤子之心的少年了。
正如顧遇所說,便是沒有洪澇,他做水利工程也是沒有錯的,這些本來就是該縣衙做的。
每年衙門徵發勞役,不是修路就是修河,不過時間都是選在春播跟秋收後,春播和秋收前很少徵發勞役。
只要能搞到錢,有償勞役的話民眾這邊兒的怨言就會少很多。
等顧遇走後,葉縣令立刻招來縣衙的班子商量這件事,他沒有提顧秀才等人,也沒有說洪澇,只說很擔心乾旱,怕再旱下去縣裡會遭災。
於是便想著趁著秋收前挖一些蓄水池,把河道拓寬,再挖一些引水渠……
畢竟如今很多河道的水都減少了不少,他這麼一說,縣衙的官員們也沒誰敢保證不會幹旱。
只是擺在面前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伏天徵發勞役很難,也很容易出問題,再有就是馬上就要秋收了,怕勞力不足。
縣令就將顧遇的計劃在心裡改了改,換成他的話說了出來,並且率先說他願意出一百兩銀子,其他的就讓那些田地比較多的鄉紳們出一些,到時候會修廟立碑來記錄他們的功德。
這樣也行,大家紛紛表示我捐二兩,你捐三兩。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顧遇得了縣令的准信兒,他頭一個就去找同窗好友白皓,開門見山就讓他捐錢,還讓他去找他舅舅,說只要他舅舅願意捐錢,他就再給他寫一個話本。
白皓覺得很奇怪:「這好端端的你怎麼張羅起這個事兒來了?這個時候興修水利,縣令大人還真想得出來,他吃錯藥了吧?」
顧遇看了他一眼:「主意是我出的,什麼原因我沒法子跟你解釋。」
「我跟珍珍一起捐了一千二百兩,你看看你捐多少,還有,你可以跟你舅舅說,他捐多少決定著我將來給他的話本子的數量!」
白皓:……
「你這是逼捐!」
顧遇無所謂地道:「隨便你怎麼想,錢你直接去縣衙送給葉縣令!」
說完顧遇就送客:「好了你可以走了,我還有事兒,我要回村。」
白皓鬱悶死了:「顧遇,有你這樣的朋友嗎?這人還沒用就扔!太不地道了!」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