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彥心中一喜,「勞煩公公帶路。」
來到太極殿正中間,傅彥跪下行了個大禮,「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元興帝道,「關於你提出的以考取太學為報酬,鼓勵鄉紳捐糧一事,朕很感興趣,不妨細說。」
「是。」傅彥不卑不亢地說起來,「微臣自知陛下的擔憂,若是開了這個口子,將來太學之中會有太多商門子弟,定會引得士大夫不滿。」
「所以,微臣認為可以設置門檻,只允許捐糧數目最多的一個家族的子弟擁有考太學的資格。」
「況且,太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考上的。」傅彥道,「此舉只是給了他們參加遴選的資格,入學標準仍舊與其餘考生一致。在此標準之下,能夠順利通過遴選、進入太學的人數也不會太多。」
「嗯。」元興帝欣慰地點點頭,語氣柔和了不少,「只是這樣一來,只有最富有的那幾個家族才有機會。其他鄉紳自知沒機會,會不會拒絕捐糧呢?」
「回陛下,微臣以為他們不會的。」傅彥肯定道。
元興帝微微挑眉,好奇問道:「何出此言?」
「那些鄉紳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對於朝廷做出的政策改革,尤其是陛下您金口玉言承諾的事情,他們往往會過度理解、往更深的層面猜測。」傅彥道。
「微臣以前在太學時曾聽同窗講起過,六年前永川郡鬧旱災,富商程家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捐出糧食兩萬石,挽救了五萬多人的性命。」
「之後陛下便以獎賞國之功臣為由,准許程家子弟考太學。然而其餘的富商家族雖沒有該資格,卻紛紛猜測陛下此舉是在放寬政策,將來會漸漸允許更多的商門子弟考取太學。」
「微臣那名同窗的姨夫家就是商賈之家,微臣聽說那段時間富商們紛紛開始送自家子侄去八大書院學習,就是為了早做準備,等到陛下恩准他們考取太學的聖旨一下,他們就可以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故而,微臣以為,即便陛下只賜予捐糧最多的那個家族此等殊榮,也可以激勵其餘鄉紳捐糧以表忠心。畢竟對於鄉紳們來說,糧食和錢財多得是,可考取太學的資格卻是千載難逢,他們一定會抓住的。」
傅彥這番分析下來,殿內其餘大臣也紛紛沉默了。
雖然這個建議確實有些冒險,但如今也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號召當地鄉紳捐糧可以大大加快顧懷仁的行軍速度,也能防止收到發霉的糧食的情況發生。
而且商門子弟進入太學也不是沒有先例,只要人數別太多,又有「功臣之後」的名號,想必滿朝文武也不敢怎麼反駁。
謝昱笑著對元興帝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傅員外郎的建議十分可取。如今我大梁外敵當前,戚將軍此刻最缺的就是糧草。若是能號召當地鄉紳捐糧,再有顧大將軍的援軍助威,想必我大梁定能擊退那群蠻子。」
元興帝微微頷首,「其餘愛卿還有更好的建議和想法嗎?」
太極殿內一片寂靜。
見大家都沒說什麼,元興帝便道:「既然諸位都沒有更好的辦法,那就按傅員外郎說的去辦吧。」
眾臣紛紛行禮,齊聲道:「臣等遵旨!」
「出兵支援赤嶺關一事,事關我大梁邊關穩定,萬萬馬虎不得。」元興帝道,「一會顧大將軍和傅員外郎留一下,朕還有些詳細事宜要交代二位。其餘愛卿可以去忙政務了。」
眾臣有些摸不著頭腦,把顧懷仁留下理所應當,可傅彥不過是提出了一個集糧的辦法,皇帝有什麼事情需要單獨交代他的?
但元興帝都開了尊口了,大家也不好多說什麼,紛紛行禮道:「臣等告退。」
而此時的兵部,軍械司的練武場內,全司上下正圍在一起,無數雙眼睛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一個大型戰車。
眾人屏氣凝神,期待著這段時間的成果展示。
一名小吏一手握著手柄,另一隻手高高舉起,大聲數道:「三、二、一!」
隨著小吏將手柄用力往下一按,戰車「砰砰砰」地接連發射出箭矢。
每一支箭上都綁有炸藥,在觸碰到地面的一瞬間「轟」地一聲炸開。
其聲音震耳欲聾,塵土飛揚。
「成功了!」賀聽瀾歡呼一聲,一蹦三尺高。
第179章
軍械司上上下下都興奮得不行, 看著炮弩方才炸出來的濃煙,仿佛看到了煙花。
「今天我真是開了眼了!」費秉文激動道,「沒想到這炮弩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不僅射程遠,準頭竟然也如此強!」
「是啊, 有了此物, 我大梁定能好好給北疆那群蠻子一點顏色瞧瞧!」沈庭勛高興得面泛紅光, 十分欣慰地拍了拍賀聽瀾的肩膀, 誇讚道:「賀技正不愧是少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