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觀鼻鼻觀心,退回到自己的帳篷,苟柔還有些臉紅耳熱。思來想去,她拔腿去了營灶,在陳大娘子不解的目光中,囑咐她晚點再做早食。
殿下起身晚,早食做那麼早幹什麼,大傢伙多賴一會床才是正理。
————
京口郡東倚海,北臨江,江面最窄處長越六公里左右,若有水中好手,日暖時游過來不在話下。
不過這段江水流湍急,等閒小筏不敢下水,北人又多旱鴨子,只能望江興嘆。
隔著江面,元禎能望見對岸搭起的簡易居所,流民們來來往往,也有不少人在江邊駐足回望。
他們南逃至此,因為沒有足夠的銀兩渡江,只能在江邊暫時住下來。為了找到依靠,不少人無媒苟合到一起,湊合著做一對半路夫妻。
自然,流民中也有許多落魄的士族坤澤中庸,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只好做起暗娼,靠出賣皮肉得過且過,日子悲慘。
用過接風洗塵的酒宴後,元禎由司馬侃和郡守李維等人作陪,走出柵欄,來到江邊查看地勢。
「流民一日比一日多,半個月前末將與李太守來此時,那邊的山上綠油油,今日再來看,樹被砍了,都住上了人。」
李維眉頭緊鎖:「這群人倒不足為懼,下官聽租船的市井徒說,百里外還有流民帥管轄著數千流民,取了公府里的刀劍盔甲,也想著尋找時機渡江。」
此言一出,元禎一行人臉色巨變。
羌人禍亂中原,大周的威信已然跌到泥里,倘若有世家大族圖謀自立,利用流民攻打江南,這對廣陵王的小朝廷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京口營寨有兵馬幾何?可能一戰?」
推著元禎四輪車的女郎開口,眾人看去,只見兜鍪下是一雙明媚堅毅的眼睛。
她身姿高挑,著山文輕甲,蹬烏皮六合靴,火紅的肩巾迎著江風,獵獵作響。
第43章
「諸位大人不知,這人乃東宮的蕭將軍,此行幫孤參謀政要軍務,爾等見她就如見孤。」
元禎出聲解釋,她笑著望向戎裝佩劍的「蕭將軍」,眼底的溫柔都快化成水淌出來了。
昨夜統領東宮親兵的明明是上官校尉,從哪個石頭縫裡又蹦出來個蕭將軍?
容貌還如此昳麗,別不是對岸使的美人計。司馬侃戒備心大起,手握在腰間劍上,狐疑的打量這位不速之客。
李維反應快,偷拉一把司馬侃,率先下拜:「喏,下官李維見過蕭將軍。」
「見過蕭將軍。」
地上黑壓壓跟著跪了一片,「蕭將軍」倒也不自矜,和顏悅色道:「大人們不要多禮。」
與太女相望時,「蕭將軍」的目光繾綣,面對她們這幫粗人,臉上也不失親和,她故意低沉著聲音說話,猶如山谷間的渦渦細流,卻還是柔美動聽。
拍拍膝蓋上的土,李維早就看出這位蕭將軍是位實打實的坤澤,趁著太女遠眺江景,她忙對著司馬侃的耳朵說了三個字:
「太女妃。」
聽說太女妃出身蘭陵蕭氏,以美貌著稱,而「蕭將軍」生得花容月貌,不僅也姓蕭,身量還與昨夜驚鴻一面的太女妃差不多。
種種巧合堆在一起,就不是巧合。
司馬侃也反應過來,粗黑的眉毛糾纏在一起。
王公世家的坤澤等閒不能出門,太女也太胡鬧——心胸開闊了,竟帶著太女妃公然出現在兵營,不但連頂帷帽都不戴,甚至為了出遊方便,還捏了個假身份。
這幫老兵粗魯,萬一有人往太女妃身上瞟,她司馬侃就是有八個腦袋,也不夠砍的呀。
兜鍪裡面感覺有點擠,司馬侃頭大了一圈,她回頭虎目一掃,見大家俱緘口不言,目光也規規矩矩的盯著鞋尖,這才放下心來。
曹楚在人群後不屑的扭過頭,熟練地翻了個白眼。
帶著坤澤就帶坤澤,還說的冠冕堂皇,下午大營演武,步卒們都打著赤膊搏鬥,看太女妃臉不臉紅。
京口大營有塢堡八座,都是用夯土夾砂石、紅柳、蘆葦混築而成。牆基寬約半丈,高一丈五,瓦楞頂蓋下是飛閣與女牆,但沒有射箭窗。
元禎的四輪車由四名步卒抬上塢堡,堡壘堅固,看上去時常維新,她點點頭,又指出:「塢中能再開幾個窗子射箭,敵軍來襲,完全可以據堡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