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那位郎君給的藥,不然可不會這麼順利。」小學徒說完,正要指著江知寂,可轉過頭卻看見江知寂和溫綺羅原本站在的地方已經空空如也。
他摸了摸後腦勺:「人呢?」
江知寂拉著溫綺羅一路快走,到了另外一條街步子才放緩,夕陽金紅餘暉落在二人的身上,為溫綺羅雪白的側臉鍍上一層光亮。
雖非盛世,可邊陲小城,百姓的面上帶著淺淺的笑意,打魚歸來的捕魚人頭上戴著斗笠迎著烈日緩緩歸矣,從周圍的村落到城中擺攤的小攤販也正要收拾東西回到自己的家。自從取消了宵禁,城中的夜晚也變得無比熱鬧。
今夜二人便在城內隨便找的一家酒樓用餐,卻完全沒有想到哪怕在偏遠小城,居然也有洋芋做成的菜,滋味甚美。
溫綺羅喚來小廝,聲音柔和:「此物在蘭州府可有人種植?」
小廝連忙點頭,這才笑著點頭:「陛下娘娘金口玉言,他們都下令要種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雖然州丞大人並未親自下令,可依然有許多百姓自然而然要種植,不過這還是從其他地方買來的,花了大價錢,整個蘭州府我們酒樓的味道是最好的。」
溫綺羅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夜色如期而至,二人回到溫府,故地重遊自然更有一番新的心境,雖然這些年並未回來住過,卻一直有人自發灑掃門前。府邸內倒是也乾淨,臨時住一夜也沒什麼問題。
溫綺羅回到未出閣時所住的閨房,溫家的門風便是忠義兩全,可她後來所做的事,跟忠義二字完全搭不上邊,即便如此,做那種決定,也從未後悔過。
第333章 各自飛
「江郎君恪守禮節,可女兒家的閨房不也來過許多次了嗎?」溫綺羅坐在床榻上,小腿輕輕晃著,眼中的光在昏黃如豆的光線下愈發顯得明艷,她唇角勾著戲謔的弧度,淺笑嫣然看著江知寂發紅的耳垂,「過來。」
江知寂站在溫綺羅面前,深深對著溫綺羅的雙眼,喉結上下滾動,明知道是在蓄意引誘,卻還是忍不住主動咬鉤。他隨手拉下帳幔,聲音中帶著濃濃的笑:「可我從未說過,我何時是一名君子。」
兩三個月後,二人將整個新朝都看遍,看大江大海,看花謝花飛,看潮起潮落,大好河山,美不勝收。
私塾的確大有裨益,識字的百姓越來越多,尋常家中的稚童,也會將所學的知識,教授那些上不起學的人,如此,在街道上隨意拉一個小孩,都能說得有來有回。
冬日,洋芋推廣大獲成功,整個新朝到處都是種植洋芋的人。
百姓的作物產量大大提升,可供選擇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由於和周邊國家互通貿易,許多其他國家的產物也流入新朝,其中不缺乏其他種類的水果以及蔬菜。
八月選出來的狀元郎不僅精通農事,同樣也擅長政令,手腕強硬,提出的幾項新政,對百姓大有裨益。
選出來的舉人,不僅學富五車,其中許多人心腸仁善,被派往各地做地方官員。
朝野上下大為變動,只是這些變動並未觸及官員的利益,也因為如此,百姓的生活也大為提高。
微服私訪那些原本並未意識到的問題經過重新思慮後再度解決,有些被忽視的部分也被徹底處理。
一年過後,洋芋的產量畝產千斤,滿朝上下震驚,百姓們聚集在街大街小巷慶祝著得來不易的豐收,農稅減輕大半,他們身上的負擔也因此降低許多,倉中有了餘糧,能做的事情有更多更多。
又過了兩年,兩個孩子到了真正蒙學的日子,被送到了書院讀書,聘請來的夫子中不少都是隱居山野的大能,再一次看到盛世的希望,這才入朝為官。
溫綺羅站在窗外,不動聲色打量著讀書的稚童。除了天皇貴胄的孩子,朝廷官員的後代也可入內,正在讀詩經,稚嫩的聲音搖頭晃腦,分外認真。
兩個孩子的五官逐漸長開,愈發粉妝玉琢,惹人喜愛。
溫綺羅心中酸酸脹脹,悄無聲息地離開。
熙昭六年,改朝換代的第六年。
京城的街道上繁華如織,熙熙攘攘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新鮮的牛乳,有沒有人想喝新鮮的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