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有人問起親人是否來世吉祥安康,她皆會答是,出家人不打誑語,可哪有那麼多投好胎的機會,不過是慰藉生者罷了。
她在底下一路超度,她們在上空一路隨行。
日月輪轉幾番,五天後,她止步於最後一戶人家門前,門內無人,只有兩具碎骨殘渣與一個抱著木盆嚇死的男屍,木盆盛著腐肉與白骨。
尼姑泛金的眼眸逐漸變回濃郁的黑。
「一念佛,一念魔,此前貧尼向佛,當下貧尼向魔。」
話音未落,一道漆黑佛影自她背後升起,黑佛掐印的手前伸,虛指那餓極食妻兒的惡鬼。
只見惡鬼上翻的白眼突然翻了下來,死死凝望著門口的尼姑,張口欲吐出污穢。
黑佛無形一指先一步戳入其眉心。
惡鬼悽厲一叫,轉眼間煙消雲散。再看那男屍,同樣是白骨一具。
「阿彌陀佛。」尼姑超度了瑟縮於白骨中的婦孺亡魂,方轉身望向來時的路,某種屏障被打破,虛幻的影消散,顯露真實的情景——枯敗、冷清、死寂。
黃泉路上無亡魂,只有幻影。荒唐人間無生靈,只有枯骨。
尼姑不覺驚詫,她從始至終超度的都是往日幻影。
「昨日佛魔道,我還是第一次見專修前塵,不修來世,連同魔道一起修的佛修。不知道友可否告知名諱?」
天上來音卻未見人影,金光眸掃過,未能勘破虛妄,可見是陣法大師,或許還有幻術加持。
尼姑合掌一禮,道:「貧尼法號舍我。」
「果真是舍我大師。」
無縈知道此人。
據說三百年前阿彌寺爆發一場慘烈的論道之爭,一位佛修在某一日突然以金丹之身度過人劫頓悟合道。
按理說,她本該成為佛寺內炙手可熱的人物,怎奈其所修之道與眾多佛修大相逕庭,不修來世,但修前塵因果,且心分兩半,一半向佛,一半向魔,對阿彌寺上層道法衝擊甚大,無數高階禿驢在論道時沾染前塵因果身死道消。
最後阿彌寺大乘期禿驢出手才堪堪將她請出阿彌寺,那大乘期亦未能逃過前塵因果與魔障的審判。
很奇妙的一個人,功德金光閃瞎人眼的同時殺孽沉重如山。
無縈二人對她很感興趣,無縈感興趣的是這位舍我大師積攢功德金光的方法,而在歡關注的是她手中佛珠,那材料很特別。
於是無縈抱著小狼崽顯露身影,落於平地,向她友好一笑,問:「不知舍我大師可介意與我二人同行論道?」
第114章 第114章
「貧尼不介意。」舍我不好奇她們的身份,只言,「不知道友想如何論道?」
無縈笑了笑:「我等邊走邊說可好?大師應也是在調查凡俗界異常一事吧。」
舍我無不可,自儲物袋取出一朵蓮花,蓮花隨風而長,長到足以坐下一個人的程度,舍我施施然坐了上去,蓮花托著捻動佛珠的舍我飛起,與御劍的二人並行。
此時她方回答:「貧尼確實在調查此事。」
「那我等先來互通線索如何?」
「可。」
無縈為表誠意,先道:「出現異常之地無不被布下汲血煉魂陣,這個鎮子也不例外。陣中蘊含大量魔氣,但陣法本身布置精妙,不似魔修所布,魔又向來對修道五藝頗為不屑,亦不為五藝大道青睞。」
即是魔沒有修習五藝的天賦,屬於規則限制,此陣不可能是魔所布。
舍我對此亦有認知,她同樣沒藏著掖著,說:「五年前,貧尼曾抓到過一個魔修,從那魔修口中得知,魔修在凡俗界建立數個據點,專門收放血魂石。」
她既曉得血魂石,想來對汲血煉魂陣也有所了解,倒是她占了便宜。無縈想了想,將下凡仙人恐與魔勾結一事告訴了她。
「原來如此,貧尼因所修之道的緣故對魔的氣息略微敏感,曾憑此追蹤過某個魔修一段時日。那魔修修為不高,理應無法躲避貧尼的追蹤,可事實卻是貧尼在某一刻突然丟失了對那魔修的感應,魔氣亦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