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競呆滯地看看謝漼,又看看立在門邊的尋真。
尋真摸摸鼻子。
潘競算是她和謝漼共同的朋友。尋真跟潘競一同爬過山、吃燒烤、喝酒談天,以前在崑山縣上值,潘競也很關照她,想想還是道:「子尚,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如此……你可惱我騙你?」
潘競艱難地咽了咽口水,許久才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問道:「所以,那小子是你跟繕之的孩子?」
尋真有些驚訝,點頭:「嗯。」
潘競恍然,難怪總覺得那孩子看著眼熟。
如今細想,那眉眼果真是像極了謝漼。
潘競又看了眼尋真,以前就覺得她與繕之那妾室長得像,後又留意到她的字也與繕之頗為相似。潘競都歸為巧合。
與尋真相處久了,潘競從未對她的男子身份有過半點懷疑。
如今知道她是女子後,再看,潘競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潘競離開時,仍神情恍惚,仿佛還在懷疑人生。
尋真道:「漼漼,你怎麼也不告訴我一聲潘競來了?害得我都沒心理準備。」
謝漼道:「如今我們無須再避任何人了。」
早朝間,聖上宣諭,蘇州刺史謝漼擢吏部尚書。
底下官員雖有些驚訝,但還算平靜,只是暗暗感慨謝漼升遷之快。
直至皇帝宣布下一條。
「朕聞天道無私,賢才無類。」
「泗州甄善美,女身著冠,雖犯典律,然其治蘇州水利,親勘河道,督建堤壩三十里,更研育嘉禾,使蘇州歲稔,澤被蒼生,誠為股肱之器。」
「朕察其功過,功大於過,且當今之世,亟需能臣幹吏。」
「特授尚書台屯田郎,掌司農重務,賜金魚袋。」
「望卿恪盡職守,勿負朝廷重託!」
此言一出,眾官員譁然。
尋真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跪地叩謝聖恩。
幾位守舊派大臣立刻站出來反對,以「女子干政,有違祖制」為由,言辭相當激烈。
皇帝早就對這幾個頑固大臣心生不滿,此刻終於逮到機會,斥道,人家女子做了多少利民實事?邕、容二州百姓自發為她建生祠!若你們做的能有說的這般好聽,朕何至於破格擢用女官?
皇帝批得那幾位大臣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後排的官員們紛紛伸長脖子,好奇地打量尋真。
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朝堂上鬧哄哄的。
「莫再聒噪!朕意已決。」
「論才學,甄善美科舉入仕,金榜題名。」
「論德行功績,更是無可指摘。」
「若只因她是女子便不予重用,我大周朝豈不成了迂腐之地?」
「既有大才,為何不用!」
前排的謝彥成同樣震驚不已,女子為官,在本朝從未有過先例。
謝彥成看著尋真。
還隱隱覺得此人眉眼間似曾相識,凝神思索。
散朝後。
官員們一反常態,並未急著離開,而是在殿外聚集,議論紛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尋真渾身不自在。
她隔著人群與謝漼對視一眼,心想,今日夠高調了,還是不要去找謝漼了。
正要抬腳離開,卻見謝漼徑直朝她走來。
謝漼走到她面前時,四周明顯靜了靜。
尋真小聲道:「你怎麼過來了?」
謝漼還是那句話:「真兒,如今我們無需再避任何人。」
尋真跟謝漼並肩走著,只感覺後背要被目光扎穿了。
心想,從朝堂到宮門的這條道也太長了吧!
她真的承受不來啊。
謝漼卻比她自在多了,道:「有聖上作保,真兒何必這般憂思?無須在意他人。」
謝漼垂眼,倒是很想牽起她的手,見她這般緊繃,最終還是作罷。
不遠處,朝臣們議論聲不斷。
「我聽說前幾日謝漼和甄善美一同面聖,莫不是那時就向聖上坦白了她的女兒身?」
「謝漼該不會早就知道她是女子?」
「你瞧這二人站在一塊,分明像是有私情!」
「……不過這甄善美雖是女子,才學政績卻不輸鬚眉,倒叫人佩服。」
謝彥成在一旁看著,越看越覺得眼熟。
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多年前謝漼納妾那日,柳氏與侄兒並肩踏入正廳的場景。
看著看著,甄善美的身形竟與記憶中的人重疊了。
這、這……柳氏沒死?
第152章 「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