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親這麼勸了勸,便動搖了,她見識淺薄,哪裡知道告假狀的後果。
潘競:「且放寬心,此次公堂之上你突然變卦,念你事出有因,本縣暫且不究。切不可再犯,若再如此,我便要依律打你五十大板。」
蘇氏:「是,大人,民婦知錯……下回再不敢了。」
潘競點點頭:「你好好休息,等你身子好些了,再升堂。莫多想,本縣定給你個公道。」
蘇氏含淚點頭。
潘競尋真幾人出去後,看了看孩子,嬰兒閉著眼,裹在襁褓里,皮膚紅紅的。
潘競瞧著:「這小孩兒倒是可愛。」
婆子笑道:「大人可要抱抱她?」
潘競:「不了,這小傢伙這么小,我若力氣用大了,弄痛她可就不好了。」
幾日後,再次升堂。
這回,外面來的百姓更多,衙門外人聲鼎沸、嘰嘰喳喳的。
潘競傳蘇氏及蘇氏母上堂,讓二人當眾揭露趙福。
趙福見大勢已去,再也無法狡辯,便都招了。原來趙福竟不能人道,婚後,從未與蘇氏行房。因身體的殘缺,趙福心理扭曲,竟生出看妻子與他人歡好的念頭,那藥商便是他選中的第一個對象。
此後,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種荒唐行為持續整整三年,直至蘇氏有了身孕。
至於蘇氏腹中孩子的生父是誰,趙福也不知道。他雖內心變態,熱衷於看妻子與其他男子歡好,卻無法容忍妻子懷上別人的孩子,才開始毆打蘇氏。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
大周朝重視禮教綱常,這種嚴重違反人倫的行為,被視為大惡。
潘競給出的判決是絞刑,但因涉及死刑,需將案件上報蘇州府,再逐級報送,最終由皇帝批准才能執行。
此案件傳到京都後,亦掀起軒然大波,街頭巷尾都在討論。
紛紛驚嘆,世間竟有如此怪異癖好之人,將妻子推向他人懷抱,還在一旁觀看,實在惡劣至極!
聖上得知,大怒,斥道竟有如此違背倫理綱常之徒。
趙福犯「十惡」,罪無可恕,判秋後問斬。
三個月後,皇帝的判決文書送到崑山縣。
大伙兒一陣歡呼。
潘競立刻派人將判決結果張貼在集市顯眼處,昭示眾人。
趙福被判斬刑,其他同犯則被判處流放。
潘競心情暢快,高聲道:「走,今兒個我請大家吃酒去!」
眾人又是歡呼。
三個月相處下來,潘競毫無世家子弟的架子,性子豪爽,出手大方,隔三岔五便請大家下館子,一來二去,便把大伙兒都「收買」了,縣衙里的氛圍也愈發融洽。
蘇氏得知判決消息,拎著一筐雞蛋到縣衙,千恩萬謝,硬是給大伙兒連磕了十幾個頭,潘競問道:「曉曉呢?怎沒帶過來?」
蘇氏之女在縣衙出生,潘競為其取字「曉」。能得到縣令賜字,蘇氏受寵若驚,自是求之不得。
蘇氏解釋道:「天氣熱了,曉曉中了暑氣,所以沒帶她出來。下次定帶她來拜見大人。」
蘇氏道謝離開後,尋真追了上去。
縣衙門口,尋真問她的近況。蘇氏作為這起轟動朝野案件的當事人,即便真相大白,還是飽受風言風語的困擾,臉上難掩哀愁之色。尋真寬慰了幾句,又問她是否有難處。
蘇氏欲言又止,囁嚅著,看來是真的有困難。
尋真:「你若有難處,儘管開口,只要我能幫得上,必不會推辭。」
蘇氏:「大人,其實我不打算再住在娘家了,最近正在城中尋住處,還想找個活兒做,可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我的事……」
尋真:「正好,我家中缺個管事的,你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活計,便來我家吧。我家後院還有間廂房,你可以帶著曉曉一起來。」
潘競看著尋真追出去的背影,笑著調侃:「競舟這又是去當散財童子了?」
三個月共事下來,不僅大伙兒對潘競的為人有了深入了解,潘競也熟知了下屬們的性情。
這甄善美倒是人如其名,極為心善,但凡遇到有難處的人,尤其女子,他總私下幫襯,不是送錢救急,就是幫忙解決其他難事。都是些縣衙職責之外的事。
武岳笑著附和:「甄善美就是這麼個菩薩心腸,見不得別人受苦,誰要是有個不順心,他都要去幫上一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