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蘇軾的睡意瞬間被趕跑。被子一掀,火速換上冬衣跳下床,胡亂洗了把臉漱了漱口,蘇軾火急火燎地拉著蘇轍出了房間。
「阿父!我們快到開封了嗎?」蘇軾腆著臉湊到蘇洵身邊問道。
蘇洵沒好氣地瞪他一眼:「捨得起身了?」
「起了起了。阿父,您還沒回答呢,咱們今日能趕到開封不?」蘇軾不依不撓地追問。
「去收拾你的包袱,早些出發,應當能趕在城門關閉前進城。」蘇洵慢條斯理道。
「我這就去!」
等蘇家一行收拾好行李,驢車已經在驛路旁等著了。蘇軾正想踩著上馬石上車,突然留意到驛路旁一座木橋前有人在叫賣地經,立刻喊道:「阿父,這裡有人在賣地經!我去買一份!」
說罷,蘇軾像猴兒一樣靈活地跳下上馬石,直奔那橋邊小販而去。
地經,又叫「圖經」或「里程圖」。若是蘇衡在此,定能認出這便是後世的地圖。地經在此時已經是一件常見的商品,比如蘇軾面前的小販便是專做地經生意的。這座小鎮離京城近,許多進京的遊人都需要這樣一份開封里程圖。這位小販就是瞅准了商機,專門蹲在這條入京必經的驛路,向過往的遊人兜售圖經。
一份圖經並不貴,蘇軾從他阿姐給他繡的荷包中數出二十個銅板,很快買回了一份。回到驢車上,蘇軾展開京師的地經,蘇轍和蘇軫都好奇地湊過來細看。
這份地經印刷得有些粗糙,但是上面的信息還是比較詳細的,圖上標註了開封府的主要道路、里程、可供歇腳的旅店、寺廟宮觀以及比較出名的酒樓茶坊等等。
「阿兄所在的五嶽觀離南城門很近哎!那我們一進城就可以去五嶽觀找阿兄了!」蘇軾第一個找的便是五嶽觀的位置。
「保康門瓦子、朱家橋瓦子、桑家瓦子……不愧是京城,有好多好玩地方。」蘇軾側過頭和蘇轍嘀嘀咕咕京中好玩的去處。
蘇軫則對茶坊和園池更感興趣:「阿兄曾經在信中和我說過,京中舊曹門街有個北山子茶坊,很多小娘子都愛去吃茶遊玩。裡頭裝飾得特別好看,有仙洞,有仙橋,走在裡頭就像仙女一樣。」
「等到了開封,讓你阿兄陪你去逛逛。」程氏溫柔地笑笑,輕輕拍了拍長女的肩膀。
「金明池、瓊林苑……如果阿父考上了進士,陛下是不是會在這裡舉行瓊林宴呀?」蘇軫仰頭問道。
「不錯。」蘇洵聞言點頭。
「皇家的園囿一定很美,真想進去看看。」蘇軫不由心嚮往之。
「每年三月初一,金明池與瓊林苑會開放給京中百姓參觀遊玩。軫兒若是想去,須得過了今冬,等到明春三月再說。」蘇洵道。
「能進去就已經很好了。」蘇軫心滿意足道。
越近京城,驛路越平坦開闊,便於驢車行走。木製車輪飛速轉動,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車身穩穩噹噹,惟有車蓋四角的銅鈴輕輕搖晃,發出清脆的聲響。
「我能看見城門了!」蘇軾掀開車簾,激動得都快把半個身子探出去,「這就是京城嗎?」
蘇軾正感慨間,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後頭傳來。轉頭一看,發現是不知哪位高官的車駕,馬蹄落處,揚起一片飛塵。一位身著紅衣的高官在僕從的簇擁下,很快越過蘇家的驢車,徑直往京城而去。
「好威風!」蘇軾眼也不眨地看著那隊人馬遠去。蘇轍緊挨蘇軾而坐,那位高官策馬經過時,他看清了那人的臉。四十出頭的模樣,但保養得極好,通身儒將的氣派。
此時已過黃昏,天色暗沉。蘇家的驢車快要到達南薰門時,恰好趕上趕豬人趕著數量龐大的豬群入城。蘇家的驢車只好往一旁避讓。
「這麼頭豬,得有上萬頭了吧。京中居民能吃得下這麼多豬嗎?」蘇軾驚訝道。
「自然可以。這裡可是京城。」蘇洵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4_b/bjZiM.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