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1 / 2)

「還有五個。文相公,您可要拿一個?」藥侍連忙把裝了青玉牌的銀盒子爆出來,畢恭畢敬地問道。

「自然。」文彥博點頭。

藥侍忙取出一塊寫著「伍」字的青玉牌,雙手遞了過去。

吳奎見狀,眼神閃了閃了,忙道:「我也要一個號碼牌。」

「老夫也好奇得很,可惜明日不得空,不知可否預約後日的號?」包拯問道。

「可以的,小人為您登記一下,還請您留一下您府上的地址,等明日閉館,號碼牌被回收後,本館會派專人將『壹』號青玉牌送至您府上。」

「子方啊,你明日沒什麼要緊事,你要不要也拿一個?」包拯看向唐介。

唐介的視線不著痕跡地掃過文彥博與吳奎,輕輕點了點頭:「好。」

「慢走。」蘇衡送走了今日最後一批客人,轉身吩咐藥侍們準備關店。

清風抱著掙扎不已的茯苓兒從角落裡竄了出來:「小師兄!我方才粗粗算了算,這第一日開張就賺翻啦!今日一共賺了這個數!」

蘇衡從清風懷裡接過茯苓兒,淡淡應了聲:「嗯。」

「小師兄,咱們現在只推出了藥浴、泡腳和推拿三個項目。按照這個賺錢的速度,我覺得不用半年就能把隔壁那間鋪子也租下來,開個專門的藥膳館子了!」清風興奮地搓搓手。

「沒那麼快。」蘇衡揉了揉茯苓兒的小腦袋。

「啊?為什麼?」清風不解。

「缺人。」蘇衡無奈道。

第114章 第114章拗相公與司馬牛

「報——廣源儂智高反,入寇邕州,邕州告急!」緊急軍事情報被急腳遞連夜送入宮城,如同晴空霹靂,炸響了整座皇城。

這個年,上至天子下至朝臣,恐怕是過不好了。

不過,遠在鄞縣的王安石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他在鄞縣的任職年限已滿,須回京述職,等候朝廷重新派官任命。但在奔赴京師之前,王安石帶著帶著吳氏與獨子王雱還有兩個年歲尚小的女兒先回了趟臨川老家。

自從王安石之父王益病逝,家中便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王安石一人挑起了養家的重擔,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好在王安石的長兄王安仁於去年考中進士,被授官後便可以領俸祿,替王安石分擔了不少壓力。只是臨川家中還有幼弟與兩個幼妹尚未婚配,王安石一心要替幾位弟弟妹妹攢足聘禮與嫁妝。

另一件壓在王安石心頭的大事,是先父王益的靈柩仍然殯寄在江寧的一處寺廟——證聖寺中。當年王安石還在鄞縣任知縣時,曾上書朝廷請求請假回鄉葬父,但遲遲未得到批准,兼之安葬的地點遲遲未定,安葬的費用也一直未攢夠,葬父一事一拖便拖了數年,直到王安石任滿。

這次,王安石打算在赴京述職得到新的任命後,先回臨川,讓先父入土為安,了卻心頭這樁大事,再赴任報到。

收拾好心情,王安石攜妻帶子踏上了前往京師開封的旅途。奔波數十日,王安石一行人終於抵達東京。進城後,照例住在內城南面的客店中。

保康門往東挨著南城牆的一帶,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客店。南方來的官員、商人、軍官士兵進了京師,大多都來此處的客店歇腳。這裡雖不是內城中心,但是生活娛樂亦十分便利。往東是保康門瓦子,裡頭賣吃食的、表演雜耍的、說書的應有盡有。往西便是朱雀門大街,又叫天街或御路。沿著筆直開闊的御路一路往北,過了州橋,很快就能看到大相國寺高聳對立的鐘樓與鼓樓。

尋常官員在地方任職期滿,回京述職的這段時間,除了依例去吏部報到,還會拜訪京中權要貴臣,打通關節,好給自己某個好出路,最好是被安排一個京官,留在京中。但王安石卻不這麼做。除了例行的報到,他一件多餘的事也沒做。

閒下來的王安石日日帶著王雱逛瓦子聽說書,好不快活。保康門瓦子的表演看了一日有一日,難免有些看膩了。思及今日是大相國寺開放集市供萬姓交易的日子,王安石便帶著王雱沿著御路北上,打算帶長子去大相國寺看看熱鬧。

而與此同時,在宮城之中,朝廷終於同意了龐籍的舉薦,司馬光得以從國子直講升任館閣校勘。

「君實,你成日點燈看書,也要多注意休息,莫要年紀輕輕便把眼睛熬壞了。」下了朝,龐籍喊住自己視同親子的司馬光,見他似乎又清減了不少,不由叮囑道。

「是,多謝義父關心。」司馬光恭聲道。

最新小说: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