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這樣,今年的燈王的確難得。燈籠張做的燈現在可是有市無價。」蘇洵聞言點頭。
蘇軾似無意地擠了一把厚著臉皮黏過來的程之才,把他擠得離蘇軫又遠了一些。這個傢伙也討厭了,他們家高高興興逛燈會賞花燈,關他一個外人什麼事啊,眼巴巴地湊過來!
程氏卻動了惻隱之心。郭氏去了,程之才沒了親娘,後娘潘素素待他並不好,表面上雖沒短了他的吃喝,但私下裡卻暗暗挑撥程之才與程濬之間的關係。程濬有了潘素素為他生的兩個兒子,對長子也漸漸變得沒那麼上心。
這次元宵,那潘素素狀似不經意地又與程濬說了些沒根據的話,程濬衝程之才發了一通火氣,帶著潘氏與兩個小兒子去酒樓宴飲去了。程之才心中委屈,在家裡待得憋悶,這才獨自一人跑到這燈會上,漫無目的地閒逛。
長街上花燈千盞,卻沒有一盞燈火是為他而明。正落寞間,程之才便看見熱熱鬧鬧的蘇家一行。蘇四郎拉著蘇六郎的手,眉飛色舞地不知在和蘇三郎說些什麼。蘇八娘眉眼彎彎,在一旁掩唇偷笑。蘇洵與程氏步調一致,十分有默契地落下一步,跟在兒女們後頭,默默護著幾人不被擁擠的遊人擠到。
不自覺地,程之才便湊了過去。仿佛這樣,他也能沐浴到一絲溫馨的餘暉。
程氏在心中微微一嘆:到底還只是個十四歲的半大孩子。
「小妹,你這柿子怎麼還沒吃完。那邊在猜燈謎贏燈王,咱們去那邊看看!」狄詠第一次參加青神的燈會,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昂。」魏溪兩手捧著汁水飽滿的紅心柿,一口一口啃得認認真真,聽見她二哥喊她,含著一塊柿肉含糊地應了一聲。
蘇衡聽見後頭地動靜,回身一看,卻是狄詠、狄諮還有程之言三人一左一右一後護著最中間的雪糰子,配合著雪糰子的腳步在人群中一點點向前挪動。那雪糰子肩膀一聳一聳的,似乎在啃著什麼果子。
「咦?阿衡!你們也來逛燈會?」東張西望的狄詠最先對上蘇衡的視線,眼睛一亮,立刻揮手打招呼。
蘇衡頷首致意。青神燈會上的熟人可真多,狄家也來了。
既然兩家遇見了,免不了一番寒暄。不過好在狄家來的都是小輩,幾人向蘇洵與程氏行禮問好之後,也加入了蘇家的隊伍中。
至於狄青與魏氏,夫婦倆攜手逛街市賞花燈去了。長子狄諮已經二十三了,素來穩重,有他和程之言在,魏氏便放心地把狄詠和魏溪交給他們看顧了。
「你吃的這個紅心柿是在哪裡買的?我們方才一路走過來,逛遍了燈會上的攤子,好像沒看到有賣柿子的。」蘇軾見魏溪啃柿子啃得津津有味,不由得眼饞。
「家裡帶的。」魏溪咽下最後一口柿子肉,脆生生答道。
「哦……」蘇軾很是失望。他也想吃……
「溪溪,這是你家院子裡那棵柿子樹結的果子吧?」蘇軫去過狄家教魏溪編辮子,因此知道狄家有棵柿子樹。那樹上掛滿了一個個小燈籠似的橙紅柿子,特別好看。
「嗯!」魏溪撲閃著大眼睛點頭。
「我這兒還有兩個。」狄詠一拍腦袋,想起自己出門前因為擔心魏溪不夠吃,還往懷裡多揣了倆柿子。
「!」
「!」
蘇軾和魏溪不約而同地眨著星星眼看過來。
「正好,一人一個。」狄詠樂呵呵地把兩個紅心柿分別遞給魏溪和蘇軾。兩人美滋滋地捧著熟透的柿子開始啃啃啃。
蘇軫對柿子不感興趣,滿心滿眼那盞琉璃燈王:「台上那個人十個燈謎已經答對六個了,燈王不會被他贏走了吧?」
「每道燈謎都要比前一個難,目前台上這個人雖是答對最多的,但後面的燈謎難度可不低。」程之才搖頭,並不看好台上的青年。
果然,第七個燈謎謎面一出——爿,猜一字。別說是台上的小青年,就連台下的百姓也一片譁然。第七個就這麼難了!誰猜得出來呀。
負責念燈謎的出題人得意地摸著自己稀疏的鬍子,開始數數倒計時:「這位郎君,還沒想到答案嗎?時間不多了,十——九——八——」
「我放棄!」小青年對這道燈謎全無頭緒,沒等倒計時結束,便自願放棄了。
「挑戰失敗,有請下一位——」
台下眾人一時被方才的燈謎難度給嚇住了,一時間竟無人敢上台。
程之才覷了眼蘇軫的表情,見她眼也不眨地盯著那盞琉璃燈王,頓時握了握拳,看向台上的出題人,揚聲道:「我來!」
出題人一看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郎,心中並不認為他能猜對幾道題,最多就是來玩玩。於是,他便念了幾個難度不大的燈謎,想著等到第五道的時候再出個難的,結束這場挑戰。
「第五道燈謎,十五,猜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