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明明更喜歡在院子裡看蓮姨她們紡織,卻為了能和阿兄一起在書房學習,去求了阿娘,讓阿父也叫她認字背詩。而且還喜歡和他比,看誰認字認得最多,背詩背得最快,以此搶奪阿兄的誇獎。真可惡!
蘇軾兀自不高興,但是蘇洵卻樂開了花。
小兒子活潑好動,原本是個坐不住的性子。但他偏偏是個兄控,蘇洵洞悉了這點,很快藉此拿捏住他。
之前蘇洵特意避開蘇衡,和蘇軾談心,告訴他家裡總要有人讀書考取功名,為家裡撐起一片天。如果蘇軾不讀書,那他就只能逼著蘇衡讀書。
可憐的小蘇軾才三歲,哪懂得成年人的彎彎繞繞,速速被蘇洵拿捏住了。於是,為了讓蘇衡能夠安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蘇軾只好苦著臉接受了蘇洵每日長達兩個時辰的啟蒙教育。
於是,蘇洵驚喜地發現自家小兒子也天資聰穎,一點就通。雖然性子跳脫了一點,沒有長子穩重,但只要搬出長子,次子再不情願,也會乖乖聽話背書。瞧瞧,這才三歲呢,認字背詩的速度卻能和比他大兩歲的長女一較高下了。
蘇洵滿意點頭,孺子可教也。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蘇軾的小身體裡仿佛裝了個計時的漏壺,一到飯點,就會自動提醒書房裡的眾人:「該用午食啦!」
受蘇衡的影響,蘇家從原本的一日兩餐改成了一日三餐,多了一餐午食。小饞貓蘇軾對此很是滿意。
今日的午食依舊是採蓮做的。其中有一道江魚兜子鮮美無比,蘇軾最是喜歡。那江魚兜子裡面的魚蓉可不簡單,是用琉璃江里新鮮捕撈上來的鱖魚做成的。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時節的鱖魚最是肥美了。
吃著熱乎乎的麥飯,再咬上一口江魚兜子,蘇軾吃得搖頭晃腦,藕節似的小胖腿在桌子底來回晃悠。
「坐好了吃飯,腿放好,不許瞎晃。」蘇洵板著臉小聲呵斥道。
「哦!」蘇軾正快樂晃悠的腿立刻僵住,悄悄併攏腿,坐正身子,偷眼看了看蘇衡。見蘇衡臉上淡淡,沒有生氣的跡象,這才暗暗鬆口氣。
蘇軾:已老實。
用過午食,按照拜師以來的慣例,蘇衡要前往天慶觀。未時至申時是貴生道人在觀中為人診病的時間,蘇衡作為弟子,要從旁協助,同時觀摩學習。
蘇衡踩著上馬石登上驢車,青枝提著一盒採蓮事前準備好的小點心跟在後頭。
蘇軾依依不捨地和自家兄長揮手告別:「阿兄,早點回來。」
「嗯。」蘇衡應了一聲,放下車簾。
「小郎君坐穩咯!」趕車的車夫一揚鞭子,拉車的驢子便乖乖地往前行進。
「唉,又是和阿兄分別的半天。阿兄去了書院,我就連繼續認字背詩的動力都沒有了。」蘇軾小小一隻,坐在小木凳上,雙手托腮,愁眉苦臉地望著大門的方向,小大人似的嘆了一口氣。
「哦,那你就在那兒坐著吧。」蘇軫專心記憶著蘇洵給她寫的字卡,眼也不抬地道。
「哼,什麼嘛,明明阿姐你也記掛著阿兄,盼著他早點回家。」蘇軾鼓起小臉,像只氣鼓鼓的小青蛙。
「喲,這是怎麼了?又在那傻坐著幹什麼。好了,別看了。你的《詩經》背到第幾首了?」蘇洵一眼就看到蘇軾這個「望兄石」,沒好氣地問起他今日的功課。
「第八……」蘇軾縮了縮腦袋。
「早上交代你背的的詩背了嗎?」蘇洵繼續輸出。
「還沒……」
「等你阿兄回來,你難道要告訴你阿兄今日下午無所事事,什麼也沒學?」蘇洵打出致命一擊。
蘇軾小臉通紅,羞得快要鑽進地里去:「我,我這就去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蘇衡到了天慶觀西北角的小院時,已有三四人在門外排著隊,翹首以盼了。一見蘇衡,幾人都打起了精神,喜道:「哎喲,小神醫來了,那貴生道長的看診時間很快就到了。
「小神醫」是眉山百姓對蘇衡的調侃,實際上來看病的人都是來找貴生道人的,大家並不相信蘇衡這么小便能診病開方。蘇衡對此也不在意,向排著隊的幾位叔叔嬸嬸行禮問好後,便進了裡屋。
蘇衡輕車熟路地布置好銀針、脈枕、筆墨紙硯等一應用具。等青枝燒好水,泡好茶,蘇衡這才來到貴生道人臥房門外,輕扣三下,朗聲道:「師傅,時辰到了,該起身為病人看診了。」
屋內一片死寂。蘇衡在門外安靜等候了一刻鐘,裡頭才慢半拍地傳出一些動靜。
又過了一會兒,屋門才緩緩打開。鬚髮整齊,羽冠鶴氅,神色高深的貴生道人從容不迫地走了出來。
看著師傅這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蘇衡眨眨眼睛,忽然出聲道:「師傅,下次別賴床了。外頭病人們都等急了。」
貴生道人腳下一滑,一秒破功,臉上掛不住:「逆徒!空口白牙竟污衊起你師傅來了。誰賴床了!」
「是。」蘇衡垂眸斂神,一副恭恭瑾瑾,師傅說的都對的模樣。
「你!」貴生道人想罵又找不到理由,傲嬌地哼了一聲,一甩廣袖,坐到了平日裡常坐的那張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