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趁這次機會,把楊港那邊的注塑機械廠也一起搬到這邊的工廠里,將廠房擴大規模,塑膠廠、機械廠、製衣廠三個工廠都在一個場地里。
她又要買地。
好在郊區的地皮現在並不是很貴,而且現在外東北戰爭還沒結束,往外國移民的工廠主有很多,她輕輕鬆鬆花了二十多萬就買到了隔壁的地皮。
趁著有錢,她還又買了兩塊地,加上原有的地皮連成一片,現在她已經是這一片的地王了。
不過表面上她做的還是實業,但將來這一片地才是她真正值錢的東西。
只不過那些移民的人並不知道這些地皮的價值而已。
給工人蓋的宿舍樓封頂那天,蘇文嫻站在頂樓看著自己這兩年發展的產業,感慨自己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窮得整天吃紅薯、住在漏風房子的木屋區貧家女了,那時候她連吃飽飯都成問題,買房子更是奢望,而如今她已經有了這麼多資產。
宿舍樓下幾百個工人正圍著看吳國棟特意請來的舞獅隊,那些工人身後還有幾百個家庭要養。
在米國的禁運令之下,很多碼頭苦力沒有了工作,幸虧蘇文嫻工廠的薪水不錯,能讓那些女工們養一整個家庭。
幾百個家庭要靠她開工給飯吃,讓她忽然多出了一些責任感。
她也成了別人的依靠。
忽然有些想念另一個世界的爸媽和大哥。
好久沒有想起他們了。
她在這個世界裡變得越來越冷靜,在避開被人算計的同時,也學會了算計別人。
產業和錢越來越多,唯獨沒有親近的人。
「我現在過得也算是這年代的佼佼者了吧?如果你們知道我成了星城地王是不是會嚇一跳?」
她自言自語著。
但空曠的樓頂上,並沒有人回答她,連貼身跟著的賣油仔也站在天台入口等著。
樓下的舞獅儀式結束之後就是放鞭炮了,吳國棟還給她搞了個剪彩儀式,讓她親自給工人們發鑰匙,把當初何添偉討好總督那一套複製過來討好她。
蘇文嫻趁機利用了一把,直接把《星光日報》的記者叫來,讓他們拍下宿舍房內的格局和居住條件,這在星城的工廠界絕對是獨一份的存在。
《何瑩嫻給工人分300尺大屋!星城頭一份!》
《商人不能只掙錢,要讓手下的工人活得更好才行!》
《有責任心的華人女首富何瑩嫻!》
《不是作秀而是真的分300尺大屋!》
分300尺房子這幾個字賺足了噱頭,這年代的星城幾乎每一個普通人都想住進大一點的房子,30多平方米的房子已經可以被稱之為大屋了,一百平就可以稱之為豪宅了。
所以分房子這幾個新聞報導一出來,蘇文嫻簡直就成了星城頭一號大善人。
什麼東華三院和保良局那些經常捐款的華商大佬都不及她給工人直接分房子給星城人帶來的震撼直接。
甚至有老百姓親自到嫻記工廠附近去看宿舍樓的,得知租金堪比政府的安置房之後,更是都想來嫻記工廠上班!
嫻記工人的含金量在不斷上升。
蘇文嫻的名聲也變得更好了。
之前何家就聽她的建議將大伯何寬壽暗殺她的事情報導了出來,豪門奪產的八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家都在討論何五小姐真是慘,因為能力出眾而被大伯忌憚,暗殺不成結果誤殺了米國武官。
如今分房子的新聞出來之後,什麼何五小姐?那是何大善人!
她大伯死得好啊!這樣的好老闆若是被人暗殺死掉的話,那簡直是整個星城的損失!
現在的報紙很多是設置有讀者來信專欄的,《星光日報》最近收到的讀者來信暴增了幾十倍,幾乎所有人都是為了問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到何瑩嫻的工廠上班?怎麼才能分到她蓋的房子?
何寬壽死了,最後一絲利用價值成為了她善名的墊腳石。
新的新聞熱點分房子很快就占據了星城人最大的討論量,何寬壽的死這個新聞很快就被人遺忘。
蘇文嫻沒有去何家的報社做事,但已經處處是她的痕跡了。
晚上,她主動給蔣希慎打了電話,說了句:「晚上在宏光大廈等你。」
她到的時候蔣希慎還沒來,坐在沙發上等他的時候,不知不覺睡著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r.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