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太爺更是親自去求見總督, 而平日裡對他客氣有佳的總督卻讓他坐了一下午的冷板凳。
但是為了長孫的安危,也為了何家, 何老太爺必須吃下這個羞辱。
等他從總督辦公室出來, 何寬壽趕緊上來攙著他的胳膊,「爹,怎麼樣?」
何老太爺沉著臉拄著拐杖往外走, 一直到車裡之後,他才開口對大兒子吐出了幾個字:「三百萬。」
「總督要三百萬。」
「否則他就要把阿偉當做縱火事件的始作俑者寫在他提交給女王的報告裡。」
何寬壽道:「他們這是把白的說成黑的啊!阿偉明明是在家裡睡覺, 怎麼可能去放火?」
何老太爺靠在座位上, 有那麼一瞬間他真的覺得自己老了, 緩緩地說:「警署那邊已經查清楚了,因為阿偉蓋的安置房數量太少, 大量的難民沒有得到安置引起了不滿,所以才點起了火,難民是希望鬧起來得到重視。」
「而且這一次火災跟上一次不一樣的是,這次的難民都期望著將來能住進嶄新的安置房裡, 燒了舊的,就有新的了。」
何老太爺說完這麼多話似乎很累,緩了緩又說:「我聽說, 那塊地一開始的方案是蓋七層高的安置房,但是阿偉為了趕時間只蓋了兩層就封頂。」
「這才導致大多數難民都沒有分到房。」
「他太急功近利了。」
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樣,總督能說出個數字來,這件事就能救。」
「三百萬,我們何家還是拿得起的。」
何寬壽道:「錢可以再掙,但是阿偉是我的兒子,必須得救。」
何老太爺只說了一句:「這件事之後,讓阿偉繼續在報社裡從最底層做起吧。」
連去搞最穩妥的房地產都能惹出這麼大的事,放他出去做別的生意豈不是要把何家都搭進去嗎?
甚至這話里透著對何添偉的失望,也幾乎宣判了他的命運。
何寬壽當然聽明白了,但是他是長房,何家的家業必須得傳給他的兒子才對,他立刻提議道:「那就讓阿健也一起去報社裡做事吧?」
之前因為顧及何添偉一直沒有讓庶子何添健去報社,如今也不得不讓何添健去了。
何老太爺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何寬壽,應了一聲:「讓阿健去鍛鍊一下也可以。」
三言兩語之間,就對家族的第三代重新進行了安排。
而蘇文嫻白天去工廠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讓手下去消防署遷過來一條消防水喉,賣油仔一聽光是上下打點的費用就得兩萬多,嘖了嘖舌:「老闆,非得花這麼多錢去扯一條消防水喉嗎?」
蘇文嫻道:「必須得扯,我們廠里都是易燃的貨品,萬一發生火災的話損失太慘重了。」
而且根據上輩子的歷史,像勞森道木屋區這樣的火災今後會時不時發生的,一開始是真的意外,但是後來漸漸的就是人為了。
有木屋區難民想住進新的安置房裡自己故意放火燒掉的,也有□□為了得到木屋區的地皮故意燒的,等燒光了地面的建築物之後,將難民遷到別的地方去安置,□□再從政府手裡拍到這塊地皮,至於為了得到這塊地燒死多少人,他們毫不在乎。
而殖民政府也不會在乎是不是人為的,反正賣地他們有錢拿,死一些難民又怎樣?
那麼多難民,死不絕的。
*
蘇文嫻是晚上到家之後才知道何家要拿三百萬贖回何添偉,這次輪到她來咋舌了,三百萬吶,救那麼一個只會畫裸女的傢伙。
何家第二天就湊齊了三百萬,轉到會風銀行的總督夫人帳戶里,但是何添偉仍然沒有被立刻放出來。
因為總督還是有顧慮,他可以將起火的原因描述成是木屋房子易燃,再加上老百姓夜裡照明用的是蠟燭和火油燈,所以很容易著火。
但問題是,女王要的不是原因,她要的是這件事要怎麼解決?
要怎麼平息國際社會對這件事的問責?
不能丟了葉倫國和女王的臉面,這才是重點。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他這個總督的位置恐怕坐一屆就到頭了。
他可不想提前退休,在這個遠東的殖民地,他還沒撈夠呢,不管是為了錢還是為了前途,都得好好處理這件事。
而處理好這件事的關鍵點還是要安撫難民。
否則又像前兩天那樣,他前腳離開難民區,後腳就著大火。
此時,總督將地政工務署的兩位處長叫到自己辦公室里,向他們商討應該如何解決安置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