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何寬壽對她說:「阿嫻,我們何家辦報紙的宗旨一直是不偏不倚,沒有政治傾向,掙錢才是主要目,你作為何家人是不能在公開場合支持某一方的。」
大伯是個商人,他在商言商。
她爹何寬福道:「對,這次的事你做得不對,下次就算想捐也要私底下偷偷的捐,不要這麼高調。」
老太爺道:「阿嫻,你要明白,有政治傾向的報紙是做不久的,我們何家就是因為沒有傾向,能夠為老百姓表達中立的觀點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這次的事,罰你一年的零用錢。」
何家孫輩的孩子每個月能從家族領到兩千元的零用錢,這兩千元錢夠普通老百姓埋頭掙兩年的,但卻僅僅是他們一個月的零花錢而已。
這個懲罰在何瑩夏眼裡就是爺爺太偏心,但是誰也不敢質疑。
而且現在何瑩夏對蘇文嫻也不敢直面起摩擦了,自從上次在開學典禮上的摩擦之後,她倆基本屬於互相把對方當成空氣的狀態。
連她娘二太太知道了蘇文嫻那天對她說的話之後也勸她:「阿嫻說得對,你已經是蔣家的兒媳婦了,就算蔣希慎中意她,她如今是何家五小姐,無論如何都不會給阿慎當妾,所以她與你並不存在競爭關係,你不要傻乎乎地總跟她硬碰硬。」
「而且她已經明白地告訴你了,她殺過人。」二太太摸著何瑩夏的頭髮,語重心長道:「她在木屋區跟窮鬼長大的,自然比你兇狠,她連人都殺過,你這樣的瓷器沒必要去碰她這塊粗石。」
「再過個一年半載你就嫁進蔣家了,到時候你就很少能見到她了,更不必與她爭長短。」
「你要記住,你是嫡女,她再怎麼得到你爹和老太爺的寵愛也是庶女。」
「而且我聽說,她已經說服你爹和老太爺答應她不聯姻,不讓你爹和老太爺逼迫她成親嫁人。」
二太太絮絮叨叨地,說到這件事很不贊成地說:「哪有女仔不嫁人的?不嫁人將來老了怎麼辦?讓下人欺負嗎?她還是太天真了,如果她娘程姨太在這裡絕不會讓她做出這種任性的行為的。」
「不嫁人的女仔難道要像那些自梳女傭一樣將來老了住庵堂當姑子去?」
對何瑩夏道:「你就不一樣了,你已經與阿慎訂婚,阿慎是星城數一數二的青年才俊,你爺爺、大伯和你爹每次提到他都是讚不絕口。」
「將來你會比阿嫻好上百倍、萬倍。」
二太太說了這麼多,但是何瑩夏卻只記得蘇文嫻竟然可以不用被聯姻,可以不嫁人?
女孩子怎麼能不嫁人呢?
從小家裡就在教育她女仔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個好婆家,然後相夫教子,這才是一個標準的好女人。
可是現在那個讓她討厭的蘇文嫻竟然要一輩子不嫁人?
何瑩夏竟然莫名的又在嫉妒蘇文嫻了,這次竟是因為她可以不被聯姻,也可以不嫁人。
如果真的可以不被聯姻的話,那她……
*
就算是被何老太爺罰了一年的零用錢,蘇文嫻也沒覺得怎樣,反倒是來學校的時候,周成蹊來找她,蘇文嫻以為他還要約她吃飯看電影那一套,沒想到周成蹊竟然問她:「阿嫻,你給國內捐款,是支持打仗嗎?」
蘇文嫻聽到這話就有點生氣,「我自己掙的錢給國內我的同胞捐了怎麼了?關你什麼事?」
沒想到周成蹊卻說:「你這是在支持戰爭和屠戮!國內應該抓民生,讓老百姓得到休養生息,而不是連飯都吃不飽就開始跟別國打仗!」
蘇文嫻道:「你是不認識字嗎?沒看到過領導的講話?那是國內想打仗嗎?那是不得已!」
「誰不想過安生太平日子啊?那是米國不讓!敵人都打到你家門口了,你還裝歌舞昇平,這不是主和,你這是投降!」
作為一個現代人,她是最知道這場戰爭為國家帶來了什麼,「你知不知道這場仗對我們全部華國人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打贏了會為未來爭取到幾十年的和平發展!」
「你以為建國了就能關起門來好好發展了嗎?」
「你怎麼那麼天真呢?敵人會讓你好好發展嗎?」
「他們恨不得你被打個稀巴爛!」
「作為華國人,嘴巴上爭論這些有什麼用?不能為同胞做點更多實事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r.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