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2 / 2)

夏季末尾,氣溫依舊炙熱。

晨起,艷陽高照,陽光籠罩大地,風中都帶著熱意。

麗日下的金岩城卻籠罩一層陰霾,感受不到一絲明媚。

大街小巷不見昔日繁華,曾經的熱鬧城區人流稀疏,巡城士兵成隊穿行,路旁藏著乞丐和竊賊,處處顯露出蕭索頹廢。

壞消息接踵而至。

每當有騎士策馬奔馳過街道,十有八九,又有一座貴族領地淪陷。

岑青的大軍高歌猛進,連戰連捷,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貫穿王國腹地,徹底打開通向王城的道路。

紅原城、白帆城、青岩城、三河城……

一座又一座城堡被攻陷,領主被殺死,城內守軍或戰死或投降,領民們毫無反抗,盡數倒向第一王子。

每攻下一座領地,岑青就會下達政令,任命實幹官員,諸多新政得以貫徹實行,成為鞏固統治的殺手鐧。例如論功行賞和減稅,領地眾人得到實惠,一夜壓滅所有反對他的聲音。不需要大軍鎮壓,反對勢力就被一網打盡。

沒人想重回之前的日子。

騎士們不會被搶奪戰功,僕從軍也能得到真實的好處。領民能躲避強征,不再被沉重的稅收壓垮,奴隸竟然也能分到房屋和糧食。

種種舉措前所未聞,真實推行開來,造成的轟動超出想像。

戰敗的領主被剝奪領地,土地和財富重新分配,大軍上下都能獲得好處。

投靠岑青的貴族絡繹不絕,他沒有來者不拒,全部交由荊棘女僕甄別。妄圖渾水摸魚,掩蓋犯下的罪孽,搖身一變站到勝利一方,在他這裡完全行不通。

種種措施發揮作用,岑青的威望日漸升高。此消彼長,王國內暗潮洶湧,戈羅德聽到的全是壞消息。

效忠國王的力量銳減,岑青的隊伍則持續壯大。

隨著消息傳播開,王城內人心惶惶。

王城貴族各懷鬼胎,附庸種族不聽調遣,騎士、領民、僕人、奴隸,太多變化過於明顯,想忽略都難。

王宮前,一名騎士翻身下馬。

他帶來一個糟糕的情報,岑青的大軍又攻占一座城堡,打下一位侯爵的領地。

參考岑青的進軍速度,不需要十日,他就能揮師王城,進逼金岩城下。

這個發展簡直駭人聽聞。

巴隆侯爵的戰敗更是出乎所有人預料。

沒人認為他一定能取勝,只是沒想到他會敗得如此迅速。

廣闊的領土,眾多人口,超過五千名騎士以及眾多僕從軍,還有徵發的壯年領民,數萬人的抵抗力量堅持不到一天,就被打得潰不成軍,兵敗如山倒。

巴隆侯爵戰死,他麾下的騎士隊長多數戰死,少數倒戈。死去的騎士不提,還活著的俱如鳥獸散。

正因這些人的逃離,使戰敗的消息迅速傳開。

即使王城眾人想欺騙自己,面對血淋淋的事實也無法捂住眼睛,更不可能堵住耳朵。

上至戈羅德,下至廷臣,他們必須面對現實的困境。

巴隆侯爵戰敗,金岩城失去最後一道用力屏障。王城即將淪為孤島,獨自對抗岑青的龐大軍隊。

戈羅德之前的計劃淪為泡影。

他的旨意無人遵守。

不,有一個例外,他宣稱與朱殷的婚姻無效,這一條迅速傳開。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和預想南轅北轍,眾人議論的並非岑青失去繼承權,而是戈羅德登上王位的合法性。

眾所周知,血族王國由黑髮王室創建。

戈羅德是一個普通貴族,除了早年獲取的戰功,地位和權勢都很一般。假使沒有這段婚姻,他永遠無法觸碰到的王權,根本沒有登上王位的資格。

等戈羅德意識到情況不對,流言已經鬧得滿城風雨,無法遏制。在岑青的推波助瀾下,質疑國王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戈羅德妄圖讓岑青失去法理支持,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被質疑的成為他自己。

因為這件事,國王的脾氣愈發暴躁。短短几天時間,抬出王宮的屍體成倍增加。

宮廷侍從們惶惶不可終日,走進國王的寢宮,或是王座廳,於他們而言簡直像走上刑場。

國王的情人們也放棄爭寵。

如今的局勢下,金岩城朝不保夕,比起獲得國王的青睞,遠不如藏起一些珠寶,伺機遠走高飛。

王后左娜遭到軟禁,一同被關押的還有達爾頓。

母子兩人無法走出房門,始終見不到國王,反而比任何人都安全。委實是一種諷刺。

王宮前,騎士翻下馬背,做好心理建設,才邁步登上台階。

御前會議正在進行,從昨夜持續到今天。

廷臣們連夜被召喚,經過數個小時討論,始終對現狀束手無策,沒能提出任何有效的建議。

最新小说: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