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姑娘出生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徵兆?祖墳冒青煙?天空一片彩霞?還是聽到鳳鳴鳥叫啥的?」
「前兩年見你還在村口當懶漢,現在竟然做起來醫生,閨女還是北大高材生,哎呀,你這轉運轉得也太牛逼了!」
「竹醫生,有這樣厲害的閨女,你還翻山越嶺跑來我們村看病,沒必要啊。」
竹興文苦笑兩聲,「我唯一的好處就是生了她,而且也是她媽懷胎十月,功勞比我大多了。娃努力考到北京,我總要多掙點錢給她攢學費啊。再說,她是她,我是我……」
的確。現在他幾乎每天都在鄉下行醫,回金竹村的次數少之又少。他還是從別人嘴裡知道閨女這次放了衛星,做了狀元,喜色匆匆趕回家,本想塞點錢給閨女,可對方一臉淡然,堅決不要,讓他把錢攢著養老用。
竹興文知道閨女還是沒原諒他。以後她要往高處走,往天上飛,回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他沒臉要閨女的錢,對方也沒想著會給他錢花。所以閨女讓他自己給自己攢養老金。
外人現在看他,認定他他走了狗屎運,以後肯定會享閨女的清福,可這中間苦楚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另一邊史小翠的培訓班則水漲船高,好多家長一聽說這是今年高考狀元母親辦的學校,立馬衝過來想請狀元母親教授如何培養一名狀元來。
史小翠滿臉尷尬。她這個母親當得憾然,缺席女兒人生十來年,去年回來也不過是給女兒提供了一個溫暖的窩,在學習上她一點忙都幫不了,要說經驗,那是一點也沒有。
家長們可不信,非說她藏著掖著不厚道。史小翠趕緊向女兒求救。
竹小蝶擺擺手說那有何難。她尤其擅長語文和數學,可以開班授課。與其請教狀元母親,不如狀元親自下場教授。由此為契機,史小翠的培訓班就可以從舞蹈往學科輔導擴展。
史小翠聽女兒這麼一說,瞬間意識到這是千載難封的掙錢機會。學習舞蹈固然是一種興趣拓展,但家長們更在乎學生的成績。有竹小蝶這個天然的招牌在,還怕收不到學生。
而且竹小蝶保證每年寒暑假都會親自回來開班,教室空間有限,可能還需要提前預約。
至於其他科目和教學時段,只要出得起錢,還怕請不到厲害的老師?
與此同時,金竹村也成了人傑地靈的代名詞。來村里遊玩的遊客剛進村就看到碩大的橫幅上寫著:恭喜我村竹小蝶考上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為竹小蝶貼金,竹小蝶為金竹村貼金,由此而下,這小姑娘的很多事被人們繪聲繪色地重新編撰,她的家也成了大家都會去看一眼的地方。
這些人總要隔著院牆,看著裡頭的破爛房子感嘆一句:逆境出人才。轉頭教育自家小孩身在福中不知福。更羨慕也更埋怨了。
而□□洞的導遊詞也立馬補上了一句:這個溶洞是一位高考女狀元發現的,當年她被家裡人逼婚躲在山裡,恰逢山里大火,她一不小心掉進洞口,於是這座罕見的溶洞露出了崢嶸……
-
8月底的某天,竹小蝶終於要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大清早家裡就圍滿了村里人。有人幫忙做飯,有人幫忙燒水待客,有人圍著史小翠陪她聊天落眼淚,竹茂德等族裡人人則坐在院子裡,竹興文規規矩矩地坐著聽長輩們說話,偶爾有人想請他號號脈,他二話不說拿出脈枕……
今天的主角竹小蝶則被一群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圍著,大家歆羨地看著地上的兩個大行李箱,嘰嘰喳喳地讓她寒假回來一定要帶北京特產。
黑蛋在旁出奇地沉默著,竹小蝶無奈地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頭,「過幾個月姐就回來了。一分鐘都不耽誤。一到北京我就會把宿舍電話給你講,你想姐了就打電話給我……」
黑蛋彆扭地揉了揉眼睛,「誰會想你!」
竹小蝶輕輕嘆了口氣。
有人趕緊轉移話題打趣道:「今天這陣仗你們說像不像送小蝶出閣啊?!」
大家一愣都哈哈笑起來。
村里姑娘送親確實如今天這般大傢伙都趕過來幫忙。
「哎呀,小蝶去了北京以後肯定要嫁到北京,哪看得上咱們這裡的男的!」
「就是。小蝶你腦子聰明,好不容易考出去,千萬別回來過苦日子。」
「你想想之前差點被你爸賣給縣城的二婚男人……」
「都什麼年代的老黃曆還提!」
竹小蝶不以為意笑了笑,「我會回來的。咱們鄉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搞發展,咱們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
她不由看向窗外,那個白玉一樣的人此刻就坐在她家的院子裡,正蹲在茂德爺爺的身邊陪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