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公們連連推辭不要,葛興國說他就饞郭店村的八寶醬菜,下次要是他們有機會再過河,麻煩帶點過來。
叔公們:「???」
葛興國笑說這是以物換物,就像以前一樣。
以前?確實。過去兩岸還保持著良好關係的時候,大家都窮,都沒錢,但碼頭村的風乾魚和郭店村的八寶醬菜是硬通貨,可以以物換物。只不過後來,一切都變了,丹江東岸的風乾魚再沒出現在西岸的鍋里,而西岸的八寶醬菜也絕不可能出現在東岸的碗裡。
葛興國和徐洪福親自送他們出去。
郭店村人以為他們送到大院門口就停了,結果他們送到了南關牌樓。昨晚看到的大水坑,現在已有好幾個水泵正在抽水。這時候郭店村人才看清楚,這裡的施工場地彩旗飄飄,還懸掛著諸多標語:「大幹一百天,脫貧正當時」、「強安全,保質量,重效率」等。
脫貧?
郭店村人嗤之以鼻,都窮了幾千年了,怎麼可能脫離這個苦海?口號喊得響亮有什麼用,結果還不是一樣。可又摸了摸吃得渾圓的肚皮,這個想法就站不住腳了。
過了南關,碼頭村的人都推開門板,探出冷漠的臉來。郭店村人頓覺自己像以前被遊街的地主劣紳。好在鄉政府的人在,碼頭村的人不敢怎麼樣。
大白天看得更清楚。整條明清古街上看不到一根外露的電線,青石板路顯然被翻動過,大清早也沒見人從裡屋出來往街上潑髒水,當然也看不到誰拎著尿桶往外走,一切又乾淨又清爽……這顯然和郭店村人對碼頭村的印象大為不同。
倒是有人挑著擔子不知從哪裡挑來了兩桶井水。徐洪福笑道再過幾天大家都不用這麼辛苦。一條飲用水管會從附近的自來水站引過來,大家在家裡就能吃上乾淨的水。
還在依靠井水吃水,時不時井水還會因為下雨泛黃的郭店村人再一次震驚了。
平浪宮、禹王宮、山陝會館等等這些這條街上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都被綠網遮蓋起來,外面尋掛著橫幅:「保護文物,人人有責」。郭店村人這才知道,省文物局撥了款,這些寶貝疙瘩都要整治修繕一遍。
郭店村人破防了。人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誰還會管這些死東西的死活?
丹江東岸的人本來和他們一樣慢吞吞地混日子,怎麼突然就加快了速度,快得他們已經看不到背影了。
過了北關,上了橋,迎面看到一群人。
他們的村長郭正初渾身泥漿,旁邊跟著一位白淨的青年,說白淨,也不過是他的臉還算白淨,全身上下都被泥包裹著。讓他們看不懂的是,一輩子傲強的郭正初卻拍著這位白淨青年的肩膀,熱情地出乎意料。
昨晚就聽說竹坑鄉派了人過河幫忙抵擋洪水,想來就是他們。
「村長,咱們村沒事吧。」
「我家房子還好著吧。」
郭正初迎上來,先是看了一眼葛興國,朝他點頭致意,這才回答說一切都好著呢。他這人雖然固執,但這一夜讓他想明白很多事。不管咋說,人家竹坑鄉人及時、主動、親切地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出人出力,還奉獻了一輛拖拉機。再看看面前的村里人臉色紅潤的樣子,估計也被照顧地很好。
暫且擱置舊有矛盾,就這次的事來說,他必須夸一句,竹坑鄉人辦事地道。不愧是「遠親不如近鄰」的好近鄰啊葛興國上前主動握住郭正初的手,問他受災情況,需要竹坑鄉幫忙的地方儘管說。
郭正初瞧著村里人手裡還拎著好多條丹江風乾魚,再看看葛興國真誠的臉,這時候難免有些動容。
他回道早上巡查了一圈,一座丁壩坍塌,兩座丁壩出現缺口被暫且堵上,淹了些菜地,還差幾米洪水就要淹上村裡的主路……只能說有驚無險。
葛興國點點頭,朝姜崖、王學海、宋香巧、梁有仙等人喊道辛苦了。
王學海笑道:「有仙叔的拖拉機被丟下江……」
姜崖都來不及朝他使眼色就被他說了個精光。他不想讓葛興國為難,鄉長一旦知道肯定會說他來掏這錢。
果不其然,葛興國聽完後擺擺手說這錢他來想辦法。還夸姜崖決斷及時,夸梁有仙有大格局。
梁有仙明明昨晚心痛地要命,現在卻連連擺手,說:「區區一輛拖拉機,哪有咱們郭店村重要?」
咱們?
郭正初更動容了。別看梁有仙是個矍鑠的老頭,他昨晚可是上堤下堤,前跑後跑,從不喊累。反倒是他們村有些年輕人動不動就說要歇歇。
這座橋寂寞了好久,還是頭一次兩村人同時出現在橋中央,還如此好言好語,氣氛融洽。
叔公們朝郭正初說竹坑鄉鄉政府t的人讓他們吃好喝好睡好,郭正初則向葛興國說姜崖他們如何不要命地搶險救災,不叫苦不叫累。
葛興國笑著拍了拍姜崖和王學海的肩膀,忍不住朝郭正初道:「不是我自誇,這兩位年輕人非常厲害,敢想別人不敢想的事,敢幹別人不敢幹的事。估計郭村長也聽說了吧,我們鄉現在大搞旅遊開發,從金竹村的□□洞,到梁家窪村的山歌秀,再到現在碼頭村的開發,他們兩個人功不可沒。」=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