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山歌劇團雖然風光無限,卻沒什麼收入。還沒掙到錢就讓出這麼多錢,不用全民投票他也能料到結果。
但不代表他們梁家窪就放棄參與權。
「既然他們金竹村都出那個什麼農家樂體驗券20元,那我們梁家窪山歌表演也免費送門票。」梁有仙使勁拍了拍桌子,算是挽回點面子。
姜崖和老袁兩人笑起來。
「當然,考慮到梁家窪目前是咱們縣山歌傳唱的基地,所以山歌賽的主會場會在你們村的溶洞大廳里舉行。」這樣既能再給梁家窪發展一把火,也能做出竹坑鄉山歌賽的特色。旁人舉行什麼比賽都是在市內舞台,唯有竹坑鄉是在天然溶洞舞台中。這獨一份的特色哪裡能比得?
梁有仙瞬間眼睛亮起來,「真的?」
姜崖:「當然。到時候我們會出一份詳細的比賽計劃書。」
像山歌賽這樣的賽事,人多事雜,稍不注意就會出紕漏,造成大禍。所以組織方的能力非常影響節事舉行的效果。
「舉行期間,需要很多人手,到時候……」還沒不等姜崖說完,梁有仙舉起手來,「沒問題,你要多少人,只管報數。」
姜崖笑起來,「大家齊心協力肯定能把這件事舉辦好。」
老袁:「姜崖,我記得我們文化館內還存著一份西河縣山歌集,我明天就回去找給你。」說到這裡他頓了下,「我有個提議。如果只是全民投票,都是一個鄉的,難免……」
他的話沒說完,姜崖便明白老袁的意思。
都是鄉里鄉親,選哪個,不選哪個,有時候難免受到親情世故的影響。
「我認識幾位在山歌方面很有造詣的人,不如請他們來做專家,結合全民投票,雙管齊下,保證比賽結果的公正公平。」
第83章
西河縣竹坑鄉第一屆山歌比賽定於1996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主打標題是「唱支山歌給黨聽」,歡度國慶,傳承文化,屆時整個竹坑鄉將是歌的海洋,曲的世界。國慶當天為開幕儀式加初賽, 20號舉行半決賽, 30號舉行決賽。
當然普通人看到的是長達一月的熱鬧,而明眼人都知道這將是一場「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盛會。金竹村、梁家窪村等走在前列的村子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然而姜崖讓人把山歌賽啟動告示貼在明清一條街上的平浪宮時,並未引起重視。大家行色匆匆,要麼著急下地幹活,要麼往丹江開船打漁,只有幾個閒人坐在平浪宮的台階上。其中一個識字的人抬頭念著, 「比賽第一名獲得5000元現金獎勵,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1000元。」
「啥?你沒多念個零吧。」
「五千塊??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
「騙人的吧。咱們把它撕了,省得誰上當受騙。」
說話那人起身就去扯,好在旁邊人攔住他, 「別別別,我剛才來得早, 看到是鄉政府的工作人員貼在這裡的。他們總不會騙人吧。」
有人眉飛色舞地說道,解放t前但凡你走在竹坑鄉的田間地頭,山崗溪澗,哪怕是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聽到有人唱山歌。高興了也唱,不高興了也唱,好哥哥好妹妹的一通唱,那時候日子苦,只能唱歌發泄感情。現在大家都忙著賺錢,也有電影電視劇卡拉OK ,港台流行歌曲大街小巷播放,哪還有山歌的一席之地。現在會唱的,能唱的,半截身體都快入土了。
再說,搞這種比賽能賺幾個錢,不是勞民傷財是什麼?
現在小孩子連學都不想上,十五歲就跑到外面打工掙錢,生怕少賺一天,說是傳承文化,可嘴巴都沒填飽,搞這些簡直就是捨本逐末。
他的一番議論得到大家的共識,哪怕有人好奇前來看山歌比賽啟動告示,也被這幾個人調笑一番。
姜崖站在不遠處,沉默了一會,轉身走了。
*
王學海大清早抬了一張大桌子放在鄉政府大院裡,登記冊、鋼筆、墨水等一應擺好,而後施施然端坐在桌子後做好萬全準備,只等絡繹不絕的報名者湧進來,好讓他忙個天昏地暗。
然而太陽在頭頂挪了又挪,一個人影都沒見著。
他伸長脖子不停地看望院外,等了半天終於看到有人走進來,定神一看是姜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