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巧當下明白,原來姜崖的計劃里還不止梁家窪溶洞。她實在忍不住,站出來問,「要是大家都發展溶洞,遊客就這麼多,人多粥少,那可怎麼弄啊?」
「首先,□□洞可遊覽面積小,可承載遊客量有限,即便是吸引來太多遊客,也消化不下,反倒給遊客造成不良的印象,影響未來發展。其次,咱們竹坑鄉的溶洞群非常具有特色,可以說每個洞都不同,在此基礎上為遊客提供的產品就不同,相互之間又能形成良好的彌補,與其未來讓大家惡性競爭,還不如現在就整體考慮,整體打包成一個超大景區,十根筷子捆一起力量會更大……」
姜崖說到這裡停了停,「我們計劃以竹坑鄉溶洞群為名字申請地質自然保護區。第一步先申請省級,後面再根據申報條件申報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
宋香巧當即愣住,這可是她從未聽說過的東西。
原來姜崖這段時間人影不見,在做這些工作。
她雖然不懂地質自然保護區到底是什麼,可但凡上升到國家層面,可就是吸引遊客前來的好招牌,而且有相關的政策資金支持發展。
僅僅一個□□洞肯定不足以拿到這麼好的招牌,所以要用整個溶洞群來操作。
但是她還有太多憂慮……
「梁家窪溶洞在整個溶洞群中有著獨一無二的大廳,可容納數百人,鄉里初步的設想是想在這裡搞一個實景演出……」
實景演出?這四個字又是新鮮事物。
所謂的實景演出就是依託現實的山水環境,把舞台從建築里搬到外面,搬到大自然中,讓遊客吹著風,看著月,欣賞一段絕佳的表演。
姜崖如此解釋,大傢伙還是不太明白。畢竟誰都沒見過這玩意。
徐洪福笑著說:「咱們西河縣的山歌可是一絕,尤其咱們竹坑鄉原創性山歌收錄有百餘首,縣宣傳部這次調集人馬專門搞了個山歌專輯,準備大力宣傳一番,如果有機會,還準備送到省里電視台,參加表演,如果有可能說不定,還能說上中央電視台春晚舞台呢。」
說到這裡,他提及在梁家窪搞的這個實景演出就可以以山歌為基本的創作元素,將竹坑鄉流傳已久的丹江傳說故事進行有效整合,搞出一出充滿玄幻奇特效果的舞台劇。
竹坑鄉有自發的山歌隊,平時在紅白喜事的時候會去主家表演,現在只需要把這些人召集起來,再找專業的舞美設計,把梁家窪的溶洞內外進行布景,這將是西河縣乃至整個市獨樹一幟的旅遊產品。
當然這件事設想是美好的,實現是有困難的。當務之急還是先開園,把遊客引過來,再有序推進舞台表演。
宋香巧倒吸一口氣,從未有過的危機感突然攀上心頭。在這之前,她總認為金竹村祖宗顯靈,得到鄉政府甚至縣政府大大力支持,現在看來,這金飯碗一點也不穩固,不說旁的,一旦梁家窪這表演火了,那□□洞可就沒有什麼出頭之日了。
姜崖似乎猜到了她的想法,接話道:「剛才鄉長也說了,咱們竹坑鄉在謀劃大發展,大格局,絕不會只靠著一個兩個小景區就能實現。全鄉都要站到高位去思考,去布局,而不是眼裡只看見自己。比如,金竹村和梁家窪村兩個村,思想變化得快,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兩個村資源不同,吸引力不同,可以走互補式、差異化發展模式。」
「咱們金竹村的同志也不要太過焦慮。咱們不依靠門票,誰能把產品做到遊客的心坎里,誰就能吸引遊客。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關注點放在提高產品特色和服務質量上,比互相傾軋,惡性競爭重要得t多。」
梁有仙這下明白了。即便鄉里把兩個村的旅遊路修好,遊客來不來還不一定。要是梁家窪沒有足夠的好景色好東西吸引遊客,哪怕路修得再漂亮也沒用。
問題的關鍵是這場實景演出能不能搞好,溶洞景觀能不能搞漂亮。聽說金竹村已經有好幾家農家樂,還搞了農家樂評定標準,安思源租了村裡的老房子還要搞特色民宿,路子已經走在梁家窪的前頭,即便五月份□□洞景區開園,他梁家窪還不一定能沾上光。
與其在這裡和他們理論還不如趕緊回村想想該怎麼搞。
這邊宋香巧也聽明白了。全鄉大搞旅遊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即便今天沒有梁家窪來搶食,未來還有王家窪、李家窪。五月份開園前還有一堆事要做,她這周天天睡不著,好多事都堆在那裡,現在想想還真是浪費時間啊。
接下來姜崖又介紹了當前的一些政策支持,目的是讓大家都把腦子都動起來,該想招的想招,鄉里一定會全力支持。但如果等靠要,那就永遠沒有出路。
會後,很多人圍住金竹村的請教。宋香巧也不避諱,旁人問什麼她答什麼。甚至連竹興文和安慶生也能說上兩三句。
姜崖越人群看過去,不由地鬆了口氣。
第62章
梁家窪桃花溝的花三月份開得極好,只可惜沒什麼人欣賞,也賺不到一分錢,只有安慶生養的豬聞了花香,得了便宜。
從金竹村到梁家窪的村路在極大的阻力中總算開工, 為了安撫想不明白的村民,宋香巧生生瘦了好幾斤。要不是姜崖在村裡有極高的聲譽, 怕是開工第一天就有人躺在挖掘機下面尋死覓活。為此她提前做了村里兩個刺頭安慶生和竹興文的工作,又開了幾次會議,才把這事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