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各村畢竟山水環境、文化底蘊都差不多,肯定會有很多相同相似的景區應運而生,到時候一個窩裡鬥來斗去,一定會形成惡性競爭的局面。
現在不過是兩個村都有溶洞就發生這麼多事,未來的局面有多複雜可以想像。
「咱們村的溶洞有自己的特色,我剛過來的時候看到桃花溝里桃花開得可真好,漫山遍野都是,過幾天桃子掛上……」說到這裡姜崖頓了下,「老支書,我記得咱們村的桃子可是一絕啊。又大又香,皮還特別薄,而且桃樹移到哪裡都種不好,果子沒有梁家窪的好吃。」
說起這個,梁有仙終於提及了一口氣,他年輕時候去江浙一帶,恰好是桃子成熟的季節,人家那裡的桃子還真真像王母娘娘的蟠桃,粉粉嫩嫩的,又甜又水,他專門花了錢,不遠千里請來師傅,嘗試在桃花溝試了好幾年才種了這片桃子。
只是這桃子好吃歸好吃,產量不高,每年收的果子也就村里人分著吃,並不能產生什麼經濟效益。
姜崖笑起來,「咱們可以拓展下思路,看看這桃花溝能做出什麼好文章來。」
-
說干就干,姜崖立馬上省城請來農業口的專家團隊,親自來梁家窪的桃花溝進行科研考察,提取了土壤成分,水質成分等等,進行了認真研究。不出半個月,研究結果出來,梁家窪這種桃子學名叫水蜜桃,桃花溝里的土含有典型的硒元素,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而且桃花溝里的水,水量充沛,水質礦物豐富,尤其是桃花溝的地形是狹長型,兩旁的山谷擋了太冷的西風,阻了太熱的南風,常年溫度保證在7度-22度,非常適合水蜜桃生長。
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水蜜桃這種嬌養的水果在這裡生根發芽。
這個消息立馬振奮了梁家窪村民的心。
但是,這也不能解決當前問題啊。
姜崖連夜編制了一分發展方案,交給葛興國和徐洪福審核。按照他的設想,梁家窪的溶洞可以和金竹村的溶洞形成良性合作關係,距離金竹村的溶洞開園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申請資金,在現有基礎設施上,進行改造,重點是把那些造成安全隱患的電線入地,對溶洞破壞極大的遊覽步道進行修復。
同時把遊覽線從金竹村開到梁家窪,期間需要修建一條跨山的遊覽道,同時兩個景區也可共享已經建好的遊客服務中心、農家樂等等。目的是梁家窪人也能吃上「肉湯」。
當然後續的工作還有非常多,梁家窪也可以搞農家樂,儘可能吸引遊客住下來。
至於其他村都沒有的水蜜桃,當前工作是申請國家地理標誌物商標。如果能把這麼重要的國字頭標誌申請下來,那別說在竹坑鄉,在整個縣和市都是獨一份的存在。
而且這種水蜜桃可不是一般桃子的價格,到時候進行一系列包裝後可以成為親朋好友之間送禮的珍貴佳品。
同時,桃花溝每年桃花開花的季節可以搞個賞花節,遊客來可以賞賞花,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搞桃花釀、桃花糕等等一系列和桃花相關的特色產品。真正把梁家窪的桃花品牌打出去。
這個提案得到葛興國和徐洪福的極大肯定。姜崖當即拿著方案去了梁家窪。
大家聽了之後提出幾個問題。
首先,兩個月後梁家窪溶洞能不能和金竹村一起開業,這錢從哪裡來?來得及嗎?
其次,金竹村的人可是對梁家窪的人敵視極了,要是知道這個事會不會來鬧事?
最後,水蜜桃看著是個稀罕物,可真有姜崖說的那麼牛嗎?真有人願意花數倍的價錢來買嗎?桃花不就是個普通的花花,能搞出這麼多文章嗎?
姜崖對於這些問題早有答案。現在全市全縣都想盡方法要搞發展,不管是財政政策還是納稅政策等都有新思路,只要符合發展規律的,都會大力支持。他已經提前和城投的領導進行的對接,對方要求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後再談資金的問題。不管如何這事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金竹村的工作他會去做,兩個村是遠親近鄰,發展當前,其他問題都不應該是問題,也不會是問題。
至於水蜜桃這事,他很有信心。只要東西好,什麼都不用愁。問題是看能不能在梁家窪以外的地方找到合適種植的地方,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加上相關特色產品的陸續推出,形成品牌系列,未來的前景還是值得期許的。
只是梁家窪人並不了解姜崖,很多人只看眼前不看未來,所以不管姜崖怎麼解釋,總有人跳出來說三道四。氣的梁有仙發了很大的脾氣才鎮住場子。
姜崖對於這樣的情況習以為常,說第一要務是要把金竹村和梁家窪兩村之間的道路給連起來,形成旅遊環線,這樣五月份開園的時候,兩村都能有收益。
大傢伙其實也知道,當前情況由不得他們挑三t揀四,好歹有姜崖提出的這麼一個解決思路。
會議到底還是形成一定共識,由鄉政府出面修兩村之間的路,縣城投開啟梁家窪溶洞的開發事宜,具體還要看後續的工作開展。
梁有仙親自送姜崖到村口,他一臉愁容,握住姜崖的手不停地嘮叨。
「小姜同志,你可要經常來我們這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