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妹一怔,她明明將所有建築都放在取暖器範圍內了啊,怎麼還會有人抱怨寒冷?
徐巧妹趕緊追問:「小妹妹,你爸爸在哪裡工作?」
「種植園。」
徐巧妹心中惦記著種植園出現的寒冷問題,不再和孩子們說笑,給孩子們匆匆塞了一把種植園產出的野果後,就離開了。
徐巧妹來到種植園所在的取暖器下,打開建築布置面板,放大後才發現,種植園的一角露在了取暖範圍外。
「不是吧,這也算?!」
徐巧妹一直以為只要建築的大部分被取暖器覆蓋就可以了,萬萬沒想到只是露一個角竟然都會有人抱怨寒冷,不愧是極難模式啊。
還好發現得早,要是等到後期建築多了再發現,想改布局就太麻煩了。
徐巧妹回到辦公室,開始埋頭重新規劃建築和取暖器布局。
辦公室是四人公用的,欽周和水月都出去了,現在只剩星軌在這裡。
科技研究不是選一下研究哪項就可以了,需要有人一直留在辦公室監控數據,把控研究進程,甚至星軌對於科技研究的熟練度還會影響到科研速度,所以星軌大多數時間都呆在辦公室內。
研究間隙,他會打開經濟面板盯著發呆。
經濟面板是徐巧妹玩遊戲時最不願打開的面板,裡面全部是關於城市的複雜數據和圖表,看起來就跟上學時候的題目似的,非常令人頭疼。
但星軌顯然能從經濟面板的數據中發現城市現在的問題,再結合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才能決定現在該研究什麼科技。
隨著「叮」的一聲,一項新的科技研究完成了。星軌從他的位置上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看到正埋頭苦幹的徐巧妹,他走過去低頭望向她正在畫的圖紙。
星軌盯著圖紙上比之前排列更密集的取暖器,以及疊加在一起的取暖範圍,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建築必須全部位於取暖範圍內才行?」
徐巧妹沒有抬頭,哀嚎的聲音卻傳了出來:「沒錯啊啊啊!真是瘋了,要不是我今天發現了,不知道要耽誤多少事呢。」
畫完最後一筆,她抬起頭看向星軌:「我之前原本打算一次性建好城市,現在看來還是不行。我打算把功能性建築優先放在能量塔下,這樣在前期能節省下不少取暖器相關的資源。等到人口上去了,再把功能性建築拆了重建,將民居建在能量塔下。」
「拆除重建能返還百分之八十的資源,雖然會有一些損耗,但我算了算,總體而言還是划算的。」
徐巧妹敘述了一遍自己的想法,其實也是在詢問星軌的意見。
星軌輕點了一下她的圖紙:「等你需要建造更多取暖器的時候,我應該已經升級好了取暖器覆蓋範圍的相關科技,它的取暖範圍會更大。」
徐巧妹雙眼發光握住了他的手:「那更好了!這樣節省下來的資源不是一點半點。你儘管升,不用管我的死活!」
說道取暖器升級,徐巧妹又想到了一點:「那能量塔的發熱等級呢?如果你優先研究這個的話,我就不升級民居了。」
升級民居可以增強保暖效果,徐巧妹覺得升級民居和提高能量塔的發熱等級只選一個就夠了。
星軌搖頭:「這個優先級靠後,如果早期把能量塔升上去,煤炭資源會供應不上。你還是先把民居升起來吧,升民居不止能提升保暖,還有舒適度,應該也能讓民心有所提升。」
「好,我知道了。」
解決了一樁大事,徐巧妹終於放下心來。
「你猜我怎麼發現這個問題的?是一個孩子和我說……」
徐巧妹說著說著,忽然又想起了小女孩描述她爸爸的話——以前,他一不高興就喝酒,喝完酒就睡過去了。
徐巧妹立刻咽下了沒說完的話,轉而道:「對了,居民們應該也很渴望娛樂,這方面的研究也得提上日程了。」
星軌回道:「嗯,這個我已經安排上了。」
徐巧妹再次回想了一遍今天發生的事,確定沒什麼遺漏後,她將剛剛畫的圖紙折了幾下塞進口袋,「我先走了,還有事要和欽周說。」
此時欽周已經不在醫療帳篷了,當徐巧妹找到他時,他正在種植園和居民們一起揮鋤頭呢。
看到欽周這麼努力,徐巧妹不好意思打擾他太久,簡明扼要地說了問題:「城市裡的孩子數量不少,他們目前沒有合適去處,產生了很多問題,得儘快發布新政令把他們安排上。」
欽周放下鋤頭,打開政令面板看了一眼:「政令有冷卻時間,要今天晚上才能再發布新政令。關於孩子的去處有兩個分支,工作和學堂。」
「工作能快速增加勞動力,但民心肯定會降低,學堂的話就是長線發展了。」
「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學堂更好,但是我擔心如果缺了這部分勞動力,我們能不能撐到學堂出成果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