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虞國在三皇子手中,他們的計劃也成功了。
「很好。」君王唇角輕勾,絲毫沒有擔憂對方敢反水的模樣。
鳳棄暮想起自己還沒來得及肯定,君王就立即出聲讚揚,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動聲色的逼近幾分:
「君上接下來打算如何。」
雲淺然笑道:「當然是,不費一兵一卒占領虞國。」
不費一兵一卒……
鳳棄暮驀的心神一顫,眼底忍不住流露出些許情愫。
他的小君王,可真優秀啊。
出色的讓人喜歡。
雲淺然自然注意到對方的目光,有些不自在的擰了擰眉:
「怎麼還不離開?」
鳳棄暮被這趕人的話傷到了,但卻一點也不想離開,他又不動聲色的湊近幾分,語氣略帶嚴肅:
「君上,本督有些問題……」
他想到百姓里的傳言,頓了頓,補充:「民生問題。」
雲淺然目光一厲。
鳳棄暮這次卻沒有就此止住話題的想法,他從懷裡拿出了一本奏摺:
「君上,這是眾多官員學子的請願。」
雲淺然擰眉,剛欲接過的手頓時收回,她冷淡的出聲:
「扔了。」
鳳棄暮沒有就此放棄,畢竟這件事真的不容長期執行。
他乾脆跪坐在君王的案桌旁邊,語氣鄭重:
「君上,眾所周知,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您下令收繳書生書籍,百姓藏卷,又熔鑄俠士武器,百姓刀具……」
「若是不小心,書生動嘴擾亂人心,俠士起義奮起反抗……很容易被反噬,殷國也會因此發生動盪。」
督主擰眉:「君上應該不想讓自己的國土上發生內亂,重複之前鳳國的歷史,被別國占了便宜吧。」
雲淺然冷眼看了督主一眼,忽的嗤笑了聲:
「風督主,孤以為,你是懂孤的,畢竟你跟孤是一樣的心狠手辣……」
「如今看來,是孤眼拙了。」
「督主,為國為民,愛民如子啊。」
鳳棄暮抿著唇,臉上沒有掩飾自己的不解。
雲淺然看著被督主呈上的奏章,不疾不徐的開口:
「你說的那些,是在百姓有反抗餘力才會發生,而如今,你看連泰安皇城,都是那些步伐匆匆的百姓……」
「那其他縣城?他們會有餘力反抗,又敢反抗嗎?」
鳳棄暮順著君王的言論想起來時看到的田地里辛苦勞作,卻一句話也不敢說的農民,沉默了一瞬。
確實。
如今在小君王極其嚴苛的律法後,百姓根本不敢不遵守,不然就被帶到邊關或者是縣城做守衛給將士們打後手,離開家鄉,歸期無定。
而這背鍋的,可是他啊!
但……
「君上,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積怨愈盛,最後的反抗愈是劇烈。」
雲淺然沒有反駁:「孤自然知道。」
「但孤所做的,都是為了四國統一。」
君王語氣平靜:
「以善民治奸,國削至亂;以奸民治善民,國治至強。如今的殷國,不需要仁君。而四國亂世也不需要仁政。」
她眉眼倨傲冷酷:
「仁政,在這烽煙四起的亂世中就像是一隻肥美的兔子,引得他國垂涎。」
「風督主,你說,我們的殷國如今金銀可足?」
鳳棄暮回憶起旱災來臨時那些受到好處的商人,點了點頭。
雲淺然半撩起眼皮看向對面的紅衣督主:
「可是,若是沒有殷國的一百二十萬大軍,只有之前的區區六十多萬……」
「而那六十多萬全被帶去攻打姜國……」
「你說,我們殷國的商戶還能一分貨都不少的從別國回來?別國的商戶還放心來我們殷國嗎?」
「因為我們大軍足夠,會給他們庇佑。而之所以大軍足夠,是因為孤,命令你下達的律法!」
鳳棄暮目光一凜,瞬間想清楚的前因後果。
先是苛刻的律法,讓無數壯丁從軍,而不屬於壯丁過了年紀的人,就為將士運送糧草……這樣的律法一出,堪稱全民皆兵了……
至於男丁被帶走從軍,家裡只有婦人務農,也不是君上在意的,他只要保證那些留在家中的婦人能活下去就行了。
而行軍的糧草,更多的是商人捐贈和之前旱情一早就收到的,再加上一些軍隊屯糧縣城……三者一送,就足夠行軍糧草,讓將士吃飽穿暖。
而且正是兵強馬壯的將士,才讓另外兩國不敢侵犯殷國,在亂世里提供商戶交易的中轉站,讓殷國不再缺糧……
但上面所有一切的前提,是君王要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頒布律法,抵抗那些反抗的言行。
所以,君王后面才又收繳了殷國百姓過的兵器,拿掉他們暴亂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