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傑笑著問:「周總怎麼不直接和你說,還抓丁小姐做傳聲筒?」
姚奕扯了扯嘴角,「這就是我看不上他的地方,心思太多,大概是想摸摸小丁的態度,也可能想離間一下我們,或者一箭雙鵰吧。」
「幸好大嫂看得明白,不然丁小姐就委屈了。」
姚奕道:「我跟小丁說了,這不是她的責任,用不著為難,後面的事,我會直接找老周,讓他想辦法去——來,吃這個蝦。」
她舀了一勺大蝦放聞傑碟子裡。聞傑忙說聲謝謝,吃起來卻心不在焉。姚奕始終留意著他。
「菜不配胃口嗎?」
「不是,都不錯。」
他神色遲疑,姚奕明白他心裡有話,又不確定該不該說,便主動道:「你有什麼想法,只管說出來,你哥老誇你聰明,一直希望你能回來幫我們,但你沒興趣,他也不好勉強。」
「我怕說出來,大嫂聽了不高興。」
姚奕笑,「我沒那么小心眼,都是自己人,有什麼高興不高興的。說吧,說得難聽也沒關係,我自己會做判斷。」
「那我就直說了。」聞傑放下筷子,「我是想,其實群益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做配件和做整車,的確存在利益上的衝突。」
姚奕說:「這問題我考慮過,目前是過渡階段,等整車業務成熟了,我打算把傳統車電機那塊業務賣掉,只留下新電機和電池組。」
「要等整車業務成熟,沒個五年打基礎,怕很難實現。過渡階段還是得靠配件業務來支撐,如果客戶都和群益一樣的態度,怕很難撐到轉型完成那天。」
姚奕喝了口酒,沒有立刻表態,示意聞傑說下去。
「我舉個例子吧。」聞傑說,「比如博特,它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幾乎能生產所有的汽車零配件,完全有能力做整車,高低端都沒問題。但它沒做,因為一旦它踏入整車市場,客戶就得跳腳,整個行業也許會聯合起來抵制它,轉去支持沒那麼大野心的配件供應商,博特或許暫時能贏,但從長遠看,它依靠幾十年積累起來的種種優勢會消失,它會變得平庸,並逐步被取代。」
姚奕終於說話了,「但順時畢竟不是博特。我們沒有博特那樣的實力,只做配件也會被競爭對手淘汰。如果轉去做整車,一旦品牌推廣成功,就能形成影響力,得到更多利潤,有更大的出路,像我們這樣的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才能長久生存下去。」
聞傑忍不住反駁:「但做整車的風險更大,大哥給整車公司做配件做了十幾年,不等於他就熟悉整車市場,那是和配件市場完全不同的領域,需要面對終端客戶,揣測他們的想法、喜好,這些都是順時從前沒做過的,缺乏經驗。而且,現在做新能源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只要有錢,誰都想下水試試,但市場還沒發展起來,把順時拽進這個燒錢的池子裡,能不能撐到盈利那天,真的很難說。」
姚奕沉默。
聞傑繼續勸,「不如還是做配件,從傳統車配件轉向新能源車配件,技術上可行,反正順時已經在做了。這樣轉型風險就小多了,順時目前的客戶里也有不少打算試水新能源車的,只要咱們的配件性價比高,簽下他們不難,這是穩賺錢的事。」
他頓一下,才又說:「用這樣的過渡,你同樣可以去除周應凱的勢力,等轉型穩定後再把傳統配件業務賣掉,一心一意做新配,新配這裡全是你的人,到時不必大動干戈就能達到目的。」
姚奕把視線轉到他臉上,久久不語。
聞傑摸摸自己的臉,「我說錯了?」
「不是,」姚奕輕輕一笑,顯得很開心,「你說的這些,都是回國以後想到的?」
聞傑點頭,「可惜,我能做的也有限。」
「如果你哥能聽到這些話,應該會和我一樣高興,雖然你跟他想法不太一樣。」姚奕緩聲說,「也許你說得沒錯,市場一直在變,誰也料不准將來會走到哪一步。但是,做整車是你哥一生的夢想,我一定要為他實現,否則閉不了眼。」
聞傑沉思片刻,又道:「好吧,如果非做車不可,乾脆超前一步,做定製車怎麼樣?」
「定製?」
「專門針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做他們想要的車,顏色、性能、甚至包括形狀,都可以隨意組合。」
姚奕蹙眉,「那我得做多少設計,開多少模具啊!這個根本不可能實現。」
聞傑解釋道:「目前的集成化生產是很難實現,所以要把車子拆分成多個模塊,將來我們只需根據客戶喜好,挑選合適的模塊,拼裝出整車售賣即可。傳統模式——也就是生產一堆東西出來再推銷掉,不再適合未來的商品市場,到那時,供方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滿足客戶需求,誰能做到這點,誰就能賺錢。」
他越說越興起,「公司也不必再追求規模,重點是創意和設計,你甚至不需要自己的工廠,你有點子,有銷售網絡,能控制好成本,再加上供應商考核系統,完全可以把所有部件都外包,你要做的只是組裝出成品,送到客戶手裡——據我所知,有些思路前衛的車商已經在嘗試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6.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