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七想想都替她頭疼,「你還不會做飯,又愛吃,不如雇一個廚娘吧。手藝好的人不好找,得提前去跟中人打招呼才行。」
朱令儀嘆氣,何止廚娘啊,最好雇兩個幹活跑腿的,不然,自己這一忙起來就挨餓可不行。
掙錢是為了享受,可不是為了遭罪的。
========================
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話都是有些道理的。
這不,第二天上午,朱令儀剛到店鋪這裡,梁小八猴兒似得蹦躂到她跟前,齜著一口大白牙道:「那什麼,老七特地傳話讓我來,說你這裡招夥計,嘿嘿,我想試試,能行不?」
朱令儀瞧他光著兩隻手來的,問道:「你爹娘樂意你離家這麼遠啊?」
「遠啥遠啊,一點兒不遠,嘿嘿,我要是在這裡干,還能跟老七做個搭子呢。到時候一起回家啥的。」想想就美得合不攏嘴,好像已經用他了似的。
朱令儀點點他,「咱關係是關係,買賣是買賣,待會兒我得出題看看你會寫會算什麼樣兒,不行可不用啊。咱先說明白了。」
「知道,知道。謝謝大俠給我機會。」他來之前,爹娘和大爺大娘,甚至全家都把他「教育」了一遍,哪會不知道個好歹嘞。
沒看他都沒帶行李麼,就是想著萬一不成就回家,免得讓人家覺得拿著行李賴著不走。
說話當中,陸續又來了不少人,有應聘掌柜的,有應聘夥計的,也有中人介紹來的廚娘和跑腿僕從的。
好吧,她昨晚回去的路上順便找了趟中人,這才知道,她是平民身份,有錢也沒資格買僕役,只能僱人。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方法一就是簽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僱傭協議,除了不能轉賣和隨便處置打殺,其他方面跟買的沒大區別。
雇就雇吧,先考考再說。
第53章 招工啦
朱令儀關了店鋪後就去了中人所。
她得先找幾打雜的。雖然時間有點晚了,但有生意上門,中人還是很積極的,當下按照要求,給她拉出來二三十個人,給她選。
朱令儀先看儀表,神色,再問問個人情況,一番挑選,暫時定下一家五口,其他的讓中人明天帶去店裡再選,今天實在有些晚了。
這一家姓楊,楊老爹能餵馬看羊,打個牧草不在話下,楊嬸子能做家常飯,以前在主家也是大灶上的,不是小灶的,但中人都說她做飯好吃,不然,她們一家不肯分別簽,一年多兩年了還在中人所這裡混日子,早被轉賣了。
反正今晚先領回去試試,不合適送回來也不是她丟臉。
此外楊嬸子的丈夫是個看起來過於憨厚的漢子,其實才四十來歲,就是常年幹活顯得有些蒼老,以前就在莊子裡種地啥的,還一個小子十三歲了,可能常年吃不太飽有些單薄,但體力活能幹點,也跟他爹種地,兩個人能把她的菜園子侍弄起來就行。還有個八九歲的小丫頭,能跑跑腿啥的。
晚上回到山根的宅院裡,楊嬸子放好隨身的行李就開始拾掇飯菜,朱令儀在回來的路上買了些糧食和蔬菜,肉和蛋還有捉的活魚啥的,她在山上帶下來的都純在這裡,不用買。
楊嬸子問了新東家的飯量,有沒有忌口的,便量了兩大碗新米煮上,又見有肉有蛋有活魚,便抓一把干木耳用溫熱的水泡上,準備做個肉炒木耳雞蛋,在做個山藥蛋紅燒肉,酸甜口的松鼠魚,清炒兩個蔬菜,再打個絲瓜蛋湯。
做飯的時間,楊老爹帶著兒子孫子在後面給他們的地方安頓下來。新東家撥給他們一家的屋子實在太寬敞了,三間屋子帶兩排四間廂房,都給他們住。這讓一直以來一家人擠在一間小屋子裡的幾個人有些不敢相信。
最後,楊老爹發話:「都勤快些,跟著新東家好好干。」
試過楊嬸子的手藝,不比八方酒樓的師傅差啥,楊嬸子說調料缺不少,趕明買些回來,口味還能更好。
朱令儀點頭算是確定用了楊嬸子一家,這讓一隻懸著心的一家人都鬆了口氣。
畢竟朱大俠名聲太響,太厲害,他們雖然覺得自己勤勞肯干,也怕大俠萬一不滿意不好伺候啥的。別的東家發火一般是挨頓打,這位發火要命的。
朱令儀不管他們心裡如何變化,把每個人的差事先安排了,楊嬸子除了日常做飯、打掃,主院這裡雜七雜八的事都干,每月給1000文,全家包吃住;
楊老爹餵馬放養打牧草加上干雜活,每月600文;
楊叔種菜園子,打柴啥的家裡重活雜活都干,每月800文;
楊小子跟著他爹幹活,每月300,小丫頭跑腿每月給150文。=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