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桌子,梁家那邊十個人,鎮集上的李東平、楊木匠、剃頭張、譚老大、馮剪刀、潘屠戶這六個,還有姜家老爺子,姜村長以及在雜貨店當夥計的姜大力,加上朱令儀自己,正好二十個人,大家儘管很難抗拒羊肉的鮮美,但吃的還是比較克制的。
墊了肚子解了饞,梁六哥和老七、小八以及大力幾個年紀略小的,就開始花式吃燒餅。
幾個人把燒餅分開兩半,裡頭夾上羊肉,小青菜,有的抹上韭菜花,有的抹蒜泥啥的,餅子一合,吭哧吭哧幾大口就下去半個餅子。
朱令儀覺得自己簡直算開眼界了,也跟著夾了一張餅,然後一口滿是餡料的餅子,一口羊湯,就停不下來了。
不知不覺笸籮見底兒了,幾個人才遺憾地抬起頭,摸摸肚子,嗯,這次是真的飽了。
==============================
最後羊排全部吃光,羊雜湯也喝光了,羊肉特地留了幾塊沒切的,大鍋里唯一剩下的羊骨頭,按王娘子交代的添上一鍋熱水繼續慢火熬一個時辰,加些蔥花芫荽還能喝一頓。
收尾的事有梁大哥張羅,潘屠戶等人簡單商量一下,直接開熬,等後半晌湯好了給在場的幾戶人家分分,家裡人也跟著嘗嘗味兒。
剩下的羊肉除了特地給梁家沒來的女人孩子們帶些回去,也給姜家分了一大塊,多少都沾點光。
朱令儀那邊還扣著幾個人呢,吃過羊就和暫時閒著的剃頭張等人去了牲畜所在的草地上,梁老爹和姜老爺子等人也跟著去瞧瞧熱鬧。
他們吃飯有些晚了,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圍著牲畜相看打量了。
朱令儀一到,最先交錢的就是上午看好母驢的兩個人家,雖然每頭要貴上幾百文錢,但聽說倆頭母驢已經配過種,不管是生下驢還是騾子,都是賺的。
剩下的兩頭毛驢已經不用賣了,被剃頭張和馮剪刀一人一頭分了。朱令儀給他們都便宜了三百文,差不多九折了。
譚老大早看好一頭牛,這會兒家裡已經把錢湊過來了,直接把牛牽了回去,還在相看的人群見一轉眼就只剩兩頭牛了,也不左挑右看了,直接開搶。
最後,不到半個小時就全賣光了。
山羊要不是朱令儀還留下2隻自己吃,也得被搶沒了。至於這些人回去是自己吃還是轉手高價賣出去,朱令儀就不管了。
她只賺自己該賺的這份。
沒搶到的人還在不斷詢問下次啥時候再有的賣,朱令儀笑笑卻不回答。
她知道就這些人,要麼是一直沒下定決心買的,要麼是確實沒錢的,還有就是純純湊熱鬧的。這種勉強算是潛在客戶吧,不管哪種,短時間內都不會改變他們的需求現狀,所以,她也懶得營業,她那木棚子裡還關著幾個呢。
眼瞅著牲畜都牽走了,自己留的羊暫時寄放在潘家的院子裡,拆棚子之前,她讓隨身寶把那幾個不好見人的「儲存」起來,免得嚇到別人。
========================
這個夏末秋初的季節天時還很長,忙活完一看太陽還挺高的。
朱令儀謝絕了梁家的挽留,把兩個看著就「沉甸甸」的大筐分左右挎在馬背上,自己也縱身上馬,抱拳跟大家辭別,往縣裡去了。
「到了縣裡,要是住店就去雲來客棧,提我名字,掌柜和小二都是咱們自己人。」譚老大頗有些不放心這個小少俠自己去,又沒辦法事事跟著打點,畢竟人家也是做大買賣的,以後肯定經常出來走動的,早晚得習慣。
「買布做衣衫啥的,離雲來客棧不遠有家陳二娘裁縫鋪,手藝好,女客也方便,提馮剪刀不一定便宜,但肯定不會吃虧。」
李東平想了想,「縣裡稱得上好吃的,正街面上有家八方酒樓還不錯,另外還有一家年年有魚專門做魚的飯館,愛吃魚一定要去嘗嘗。」
潘屠戶最實在,「街面上吃包子就吃鄭老頭的肉包子,別家的肉都是零碎肉。」零碎肉顧名思義,都是邊角料,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
朱令儀感覺自己就像第一次離開家門的孩子,被大人殷殷囑咐,心裡漲得滿滿的,她在馬上抱拳,含笑道:「各位親長都忙去吧,我都記下了。等我忙完手頭的事兒,回來把家裡人都喊上,請王娘子幫咱們把兩頭羊一起煮了!」
第34章 不該打聽的別打聽
朱令儀沒多耽擱,騎馬不到半個小時就來到東明縣城門附近。
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朱令儀雖說心裡有些準備,看到這麼破爛的城門,還是非常詫異。要不是破門上面確實有塊地方模糊地寫著「東明縣城」的字樣,她都不敢確定自己是到地方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