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個大宴會,是有不少事要忙的,將名單留在錢夫人這兒,窈窈先出了門,卻看不遠處,李繕闊步走來。
兩人正面迎上,四周似乎有一瞬間安靜了。
窈窈眉宇不動,若往常:「夫君。」
李繕看著她,喉間動了好幾下,方道:「嗯。」
窈窈走了過去,李繕不由回頭,過了一會兒,直到她的身影消失,他才攥緊拳頭,沉下眉眼,往東府走去。
見是李繕,李阿嬸去沏茶,錢夫人問:「你那巡邊的事好了?」
李繕:「查了三座城,算好了。」
錢夫人說:「重陽節,若你無事,還是得參宴的,這可是難得的熱鬧。」
李繕想到她方才的樣子,心道,她原來是在忙這些,看錢夫人手裡拿著一份東西,他問:「這是什麼?」
錢夫人:「擬好的參宴名單。」
她讓婢子拿給李繕:「你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妥的。」
嘴上是這麼說,錢夫人可沒覺得哪裡不妥,問李繕,也只是想聽他誇誇他媳婦。
李繕拿著名單,一個個地看窈窈的字,還是那般雋秀好看,時人常說風骨,他看這字就很有風骨。
突的,他皺眉:「為何不請岳母和大姊?」
錢夫人這才終於發覺哪兒不對,是了,名單上沒有顧樓那兩位卿家的名字。
她嘀咕:「不該啊,窈窈心思縝密,怎麼會弄漏了,許是她也忙壞了。」
李繕手上緊緊捏著那份名單,倏地站起來。
錢夫人還沒來得及說一聲,他就已步伐快速地出了屋。
第44章 我想勸夫君一句
…
出了東府,窈窈想了想,同身旁新竹、鄭嬤嬤道:「我得去看看李家嬸娘置辦的茶果子。」
鄭嬤嬤:「是,要進賓客口裡的東西,不能含糊。」
民以食為天,一場宴會辦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尤為重要,作為并州首府,李家辦的大宴,里里外外都得體面。
原先是窈窈提了方向,錢夫人差人去辦,不過李望有心讓李家親戚都沾沾手,錢夫人問過窈窈,就把茶果子之事交給李四娘。
李家的親戚們和李望、李繕都是遠房,原先窈窈北上嫁來時,他們觀察著主人家對她的態度,心中所想不一。
不過,打從林氏和方巧娘設計兩位夫人,被趕出李府之後,這些親戚就收起所有心思,日日躲在李府角落,生怕有一天也輪到自己。
窈窈還沒來得及立威,李繕已經替她立了。
加之,錢夫人之前和林氏走得近,險些被林氏耍得團團轉後,連帶著遠離這些親戚,婆母如此,窈窈和他們接觸更少,見面的次數一個手指頭數得過來。
也因此,窈窈雖要查驗茶果子,卻不想讓李四娘無端受驚,她叫新竹:「你去後罩房同四娘說一聲,我們一同看茶果子。」
新竹「誒」了一聲。
突的,窈窈和鄭嬤嬤聽得身後一陣疾速、沉重的腳步聲,直朝二人過來,窈窈愣了愣,竟然是李繕。
李繕一路疾走,不帶喘氣的,他眉間輕輕隆起,目光如炬,手上捏著一份什麼紙張,黢黑的眼底,蒙著一層厚重陰影。
窈窈認出,那是她留在錢夫人那的名單。
她垂著眼睫,溫和地問:「夫君,有什麼事麼?」
李繕:「名單里為什麼沒有岳母妻姐?」
窈窈:「我母親與姐姐客居此地,不好湊這個熱鬧,特地同我說,她們當日不出面。」
雖然上黨人家,大抵都曉得窈窈把親人接來李府,但謝家如今在朝廷,位置尷尬,盧夫人和謝姝不好高調。
道理李繕也懂,甚至在她開口之前,他都想到了。
可是,客居,客居。
「客居」二字像鑿進他腦海,索性他是個直言快語,道:「既是親戚,談何客居?」
他微微低頭,想看清她的眼底,語氣不自覺地緩和幾分:「洛陽那邊不是問題,他們也不敢……」
話未說完,後頭,新竹喚了聲:「侯爺,少夫人!」
李繕的話被打斷,心裡狠狠打了個突,他沉著眉眼回頭,新竹領著一個面善的婦人過來。
那婦人嫁給了李繕的長隨劉武,大家喚她四娘,四娘二十餘歲,面龐圓潤,笑容可掬,在瞧清楚李繕後,趕緊低頭。
要說當初這些親戚找來,李望歡喜接受,李繕卻從未說什麼,眾人見他態度冷淡,也明白他遠不如李望好說話。
便是逢年過節,他們也從不叨擾李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