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星既然會被仙魔二境捕食就證明它們原本是有靈氣存在的,只是靈氣被吸光才化作荒蕪廢石。那麼,我們就用九州靈氣充能讓它們復甦。
最後一張圖紙畫的是一隻偃甲巨龍,它以抬龍江靈脈為脊骨,海水為鎧,風霜為須,其名少雨。少雨之龍將載著抬龍江靈脈以三年一期往返於劍域和九州之間,同時為雙方提供靈氣。
因距離並不算遠,少雨之龍離去時九州其它靈脈尚能穩住抬龍江靈域,對九州的影響僅是抬龍江附近三年靈氣淡薄。
這份方案受損最大的是抬龍江沿岸城市,這些城市從前屬於萬寶堂和水月山莊,水月山莊倒台後被萬壽書齋接手。萬壽書齋願意獻出這部分利益保住百行首性命,萬寶堂則是自願割肉為勾結黑市的叛徒贖罪,協調起來倒是不難。
而且靈氣復甦往往會催生出新的精怪,只要那些天星殘骸重新復甦構建出屬於自己的靈域,少雨之龍就可以不再奔波重新沉眠於江水之下。
秋小寒甚至給這些洞府設置了移動功能,往後若是淨化了仙界哀雪或者仙人們尋到了新的居住地,完全可以把洞府轉移過去,極為貼心。
少雨之龍的背上還裝載著各式船艙,用以運輸建造洞府所需的材料,也可以將尚不具備飛升能力的工匠送往天上。可以看出天道盟並不甘心永遠停留於地面,在秋小寒的原定計劃中這類偃甲本就是人族開發星海的載具。
正因普通人無法在其他天星上生存,所以需要全民修行。而要大規模生產星空偃甲,也離不開能夠煉器的工人。
秋小寒自接任盟主之位那日就做好了規劃,他將重拾人族榮光,返回銀河之上。
洞府的建造之法都難不倒青虛子,但少雨之龍的構造他就半分都看不懂了,至於最關鍵的提取龍脈之法,秋小寒根本沒提。
這是將長安天子和鄰安天子當作能源使用的禁術,在這方面,秋小寒只相信自己。
圖紙是秋小寒在何苦離去後才開始畫的,他在奚商和世家貴族打了一千年交道,對天庭並不信任。
事實上,他原本想為少雨之龍裝備的是殲星法器。原理來自於舊人族的採礦艦隊,只不過他們的採礦方式是直接把小行星打碎然後整個拖走。
帝將舊人族的軍械知識都傳給了風少雨,這只是其中成本最低的一個。
秋小寒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多大威力,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在九州開一炮實驗一下,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會給九州天子造成什麼損傷。
好在玄門並非世家,因為劍君的挺身而出,總算不必由天道盟拿出大規模殺傷武器做出威懾了。秋小寒隱隱有種預感,如果是作為外人的他出手,天庭未必會認慫,兩敗俱傷的概率極高。
所以,即便天庭與天道盟思潮不同,他也願意嘗試共同發展。
畢竟,天庭和天道盟關係再差也不會比人族和妖族更差了。
在技術領域你永遠可以相信秋盟主,這份圖紙無疑令青虛子極為滿意,他相信任其它仙人看了也挑不出半分毛病,只能嘆道:「天道盟費心了,以後有需要天庭相助的地方儘管開口,眾仙必定鼎力相助。」
秋小寒也不客氣,直接道:「那便多出些力吧,早日建成新洞府劍君也就不必跑去海上切磋了。」
仙帝與天道盟盟主定下了為天庭重建洞府的方案便攜手而去,餘下眾人面面相覷,最終還是明智地集體失憶。
兩個大佬說無事發生就是無事發生,至於海上搞出的大動靜,沒聽見秋盟主說的嗎?那只是劍君閒得無聊和道缺聖君在切磋而已。
什麼?天道盟和天庭劍拔弩張?沒看見我們盟主和仙帝正談笑風生嗎?謠言,全是謠言!
至此,一場風波化作無形,除了劍君背了口切磋拆家的鍋,大家都沒什麼損失。
白辰來時也看過秋小寒的圖紙,在天外建幾座城可是個大工程,估摸著天道盟這時候也沒空招待他們,這便與李無名找到了靠在礁石上看海休息的劍君。
道缺這種融合了金烏妖丹的老頭子不好對付,何苦也是把壓箱底的本事都拿出來了。最後斬破空間的那一劍幾乎抽乾了他全部仙力,如今連站起來都難。
這副狼狽的樣子不適合出現在大眾面前,好在李無名和白辰都是老熟人,他也就懶得裝了,隨意往沙灘上一躺,揮了揮手便算是打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