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將自己對人族的眷戀之心埋葬於親手耕種的三畝薄田,當夜一條無形幼龍便在瓜葉下懵懵懂懂地睜開了眼。
而他對人族的嘲弄之心則深埋長安郊外,幾千年後,人族在那裡建了一座和長安一模一樣的城,名為鄰安。天墓境的第二條龍甦醒,他曾自名鄰安君,如今便是風十七。
從二者誕生時的靈域強度來看,那時帝對人族的心情終究是喜愛勝過厭煩。也是,若非愛之深切,又怎會恨其不成才?
言歸正傳,幼龍到底由帝分裂而來,生來就具備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
急切之下,他竟是無師自通,先讓田中作物散發出香味吸引耕田的老牛,隨著老牛啃食作物,靈氣也就轉移到了牛的體內。隨即,幼龍又讓這些靈氣在牛的膽囊凝聚成石,如此,這頭牛就成了他儲藏靈氣的一個移動倉庫。
如果讓草木將靈氣轉化成靈礦少說也得幾千萬年,但經過牛的咀嚼和龍制定的規則,這靈石成形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憑藉這一手法,幼龍吸收靈氣的效率大大提升,很快就長大了九寸。他一口咬住了自己尾巴,得意地對這個讓自己感到十分親切的男人叫了一聲,「爹!」
那一刻,帝有些震驚。不是驚訝於幼龍浮動極大的智商,而是他與自己一脈相承的靈域手段。
牛的膽結石,曾被舊人族稱作牛黃的珍貴藥材。剛誕生沒多久的幼龍居然知道它成形的原理,並適應天墓境規則將其改造成了靈石。這其實就相當於粗糙版的妖丹,若非這頭牛的智慧不足以使用靈石,此時已進化成妖。
這隻傻乎乎咬自己尾巴的龍,在剛出生時就擁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事實上,帝的猜測也沒錯,很多年後長安天子逐漸強大,對規則的運用逐漸熟練。某一日,他偶然將靈石存放進了人的體內,人族便出現了第一個金丹修士。
起初,這些幸運兒還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大病,費盡心力研究體內一夜之間多出來的石頭。其中就有人發現了石頭的用法,又有人發現了石頭形成的原理,不久後,便有了世間第一部修真功法。
又過了幾千年,長安天子轉世為人,也修煉起了人族從石頭中琢磨出的功法,並成為了當世最強修士付紅葉。
付紅葉說他的靈域就是江湖,這是大實話。修士丹田因他而生,只要他想,天下修士就是他的移動靈域,有人之處便有補給。
帝知道,幼龍早晚有一天會成長為與自己比肩的存在。也可以預見,這傻東西怕是連褲衩都能被人族給哄了去。
龍是人族自己創造出的圖騰,帝禁止人族求神拜佛,自己的化身卻以人族不可見之龍降生於世。
原來,他的內心居然想回應人族的期待,真的給他們一個神。
這隻龍可以庇護人族平安多年,等待他們的無非是兩種結果。或是在安樂中衰落直至滅亡;或是變得強大,然後想盡辦法征服自然。
帝看著圍繞著自己遊動的幼龍,眼中卻是多年後註定絕望的未來。
他放出了隨身攜帶的遠古之魂,問:「我沒給他分配多餘靈氣,他卻能越過我收集游離靈子把自己給吃撐了。你說我該不該趁現在捏死他?」
「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他會在哪裡留下變數,而這變數又會在多少萬年之後改變整個世界。」
被封存的殘魂完全沒有自我意識,只是搜尋記憶資料給出了最貼合提問的冰冷回答。就像是舊人族喜歡給機械安裝的智腦,擁有高度智能,卻沒有任何情感。
「是該留一些變數,萬一我也死了呢。」帝打消了殺意,懷念地閉上眼。自然,多久沒聽見人族這樣稱呼他了?
很快,人族首領帝就會消失,世間只余無情的天墓境之主。他的時間不多了。
帝伸手想要摸一摸幼龍,卻在半途收了回來,最後只道:「終有一日,你會帶領人族與我作戰。我絕不留情,你也不許叫我父親。」
帝已經明白,人族的發展史就是與自然的對抗史。舊人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戰勝的就是養育了自己的地球。
人族欲以天為敵,故得開天闢地之能。
是身為天的他站錯了位置。他可以是人族遇難痛罵的賊老天,也可以是人逢喜事時感謝的老天爺,唯獨不該是牽著人族一起走的父親。
雖是如此,付紅葉在書中對他的稱呼卻全是父親。此書若是讓帝瞧見了,怕是當場就能扔進火山口。
不過,李無名在意的倒不是付紅葉小時候咬自己尾巴的糗事。長安天子能獨立生成靈氣,這才是足以改變世界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