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後商旗幟一同入土的,是數億人族犧牲自己抵抗妖魔所換來的新世界。也是一個名為方歲寒的人捨棄所有玩樂,以半生韶華所追求的太平盛世。
明明擁有最好的理想,卻一次次因個人慾望與其失之交臂,或許這就是人族不斷重複的悲劇。
方歲寒本是萬事看淡的鬼神,如今想來卻難免傷懷,終是嘆道:
「我活時總認為一個有雄才的帝王最難得。死後方知,國要長久,帝必須始終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少一分不可,年老後想暫且休憩也不可。
如此願意勞碌一世的明君千年也未必出一個。我們把種族存亡都寄於首領一人,指望他一世英明,永遠能如仙神一般辨別世間對錯。這種偷懶的想法,本身就是錯的。」
人族最初的帝就是窺遍世間掌控天地的強大存在,就是這一時慈祥,讓人產生了不該有的期待。
帝希望人族如過去一般傲慢地堅持他們的無神論,用盡手段挑戰他的自然規則。他養的猴子們就算自我毀滅,也不會跪下祈求神明的憐憫。
帝不允許人族失去妄想超越他的傲慢之心,也不允許連他都敢拋棄的人族對任何精怪搖尾乞憐。
他不需要在自己膝下撒嬌的寵物,只想再次看見人族的燈火遍布宇宙星系。
所以,他走了。
這就是李無名對帝突然離開的解釋。白辰從前還很難理解,如今倒是有些明白了。
人族的歷史證明了帝制終將走向滅亡,白辰念及己身,難免有些擔憂:「先生也認為帝制並不合理嗎?」
一個帝王居然會問帝制是否合理,妖族的思維也真是與人截然不同。
方歲寒心中暗自稱奇,對於白辰的困惑倒是認真答道:「妖族連國都未真正形成,一旦失去首領便是一團散沙,你們離廢帝的時機還很遙遠。國事不可冒進,步子邁得太大,受苦的是國民。」
方歲寒不愧是萬壽書齋評出的古今第一名臣,就算隔絕海外,天下大勢依舊了如指掌。
難得有機會向他請教,白辰也就趁勢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大難題,「先生認為下一代妖王當是什麼性情?」
此言一出,方歲寒倒是驚了驚,「這樣的大事你要問一介異族?」
白辰只是一笑,「不過是參考罷了,先生之言於妖族是否有益,我自會判斷。」
方歲寒暗道,這樣的自信倒是頗具帝王之氣。
他也不屑於在這種地方使絆子,稍稍回想妖族現狀,這便悠然道:「妖族過了幾千年的苦日子,初時只要能夠溫飽就願意臣服於你。礙於人族威脅,強大種族也不敢生出反心。
但是,隨著人妖二族差距縮小,當統一不再是存活的必要條件,如今被忽略的各族差異終究會愈演愈烈。依我看,下一任妖王必須殺伐果斷,才坐得穩首領之位。」
說到這裡,方歲寒又看了白辰一眼,「人族不同地域都會因風俗不同彼此開戰,而妖之間不乏捕食關係,習性更是千奇百怪,甚至祖上還沒有同源的文化傳承。這是白陌對妖族沒有任何歸屬感的原因,他並不是特例。
可以說,你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大家都不是人。一旦沒了人族這個外在威脅,只怕雪國也將不復存在。」
這與白辰想到了一處,他點頭道:「所以,下一任妖王必須能與人族妥善周旋,外境安穩才能一心打理內政。」
方歲寒贊同,仍提醒道:「君王一己之力有限,文武皆需能臣。」
白辰豈不知臣子的重要性,可文臣當真是妖族弱項,他也只能微微皺眉,「工商已無憂,文武尚缺才。」
九尾狐果然聰明,什麼事都一點就透。方歲寒做慣了帝師,一時惜才便忍不住道:「我有一計,妖王敢聽嗎?」
「用人族?」
白辰反應當真快,只一聽便猜到了一半。不過,李無名到底是武將出身,他能教給白辰的朝堂之事終究比不過方歲寒如此老手。
方歲寒聞言輕笑,最後卻搖了搖頭,「工商醫農重在技,技無分內外,實用即可,用異族也無礙。但文為歸心,武為護國,皆是國之根基,弱國用異族等同送羊入虎口。」
妖族根本沒有熟悉政事者,白辰素來只能又當主公又做謀士,如今見了方歲寒這等正牌丞相才知有臣子分憂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