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淳哥兒抵死不從,這些人已經將銀子塞進他的衣袖裡了。
無奈,淳哥兒只能讓蒙大軍第二天一早就回去跟奶奶說了筆筒和筆架的事兒。
陳曼平靜地點頭,「告訴淳哥兒我心裡有數,我準備了一些吃食,你拿去書院給淳哥兒。」
蒙大軍見任務完成,便拿著食盒去書院,陳曼讓老蒙趕騾車將人送過去。
待人離開後,陳曼拿著水壺給湘妃竹澆水,看著眼前品相無一不精、生機勃勃的湘妃竹,陳曼露出一個一切盡在掌握中的笑容。
第471章 供侄子科舉考試的婆婆22
陳曼讓老蒙過來,跟他說了要做筆筒和筆架的事兒,做一個筆筒給他三十文手工費,一個筆架給他八十文手工費,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定要細心、用心和精心。
老蒙沒想到自己的手藝竟然還有掙錢的一天,當初他爹送他去學手藝的時候就盼著他能靠手藝吃飯,沒想到他出師那年就得去服役。
等他從戰場回來,正準備重新撿起這門手藝他爹就臥床不起,後來他也沒空去鑽研手藝,他爹這個夢想一直到死都沒能實現。
這個在戰場上瘸了腿都沒吱一聲的漢子,這會兒鼻子一酸,差點就掉起了眼淚。
「老夫人,您放心,我一定用心做。」
有了湘妃竹筆筒和筆架做媒介,淳哥兒跟同窗們的關係更加緩和了,經過一段時間相處,了解到對方的品性後大家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此時,淳哥兒正和書舍的人一起去教室,一會兒就要公布成績了,成績直接關係到分班,淳哥兒心裡緊張嘴巴抿成一條直線。
跟他關係最好的小胖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景安,別擔心,你平時那麼努力,功課做的也好,這次考試肯定沒問題。」
小胖子九歲,名叫羅永明,字景瑜,整個人白得發光像個發麵饅頭,身上的衣服雖然不招搖,但是一看就不簡單
羅永明家世好,人也沒什麼架子所以人緣還不錯,自從淳哥兒來了之後他就喜歡跟淳哥兒玩兒。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兩人的字很相似,證明兩人很有緣,而且他是家裡的老小,特別想做哥哥就喜歡淳哥兒這樣乖巧的弟弟。
兩人住一個書舍,羅永明對淳哥兒多有幫助,他的小廝對蒙大軍也多有提點,這才讓蒙大軍迅速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廝,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時間段要做什麼事兒等等。
淳哥兒依舊薄唇緊抿,「我不緊張,一點也不緊張。」
羅永明看著他攥緊的拳頭也不拆穿他,這小屁孩兒總是愛裝大人,作為大哥他必須得配合他啊。
不一會兒鐘聲響起,宋夫子在眾人期盼又忐忑的目光中進來了,手裡還抱著一堆答卷。
他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地把眾人的成績念出來。
最後甲班有三人被調去了乙班,乙班有三個人調到了甲班,不幸中的萬幸,淳哥兒的排名是班裡倒數第四。
對於淳哥兒的成績大家都有些詫異,沒想到他才來十天時間竟然就能考的這麼好的成績。
沒有人懷疑淳哥兒成績的真實性,因為松山書院的成績做不得假,每次考試的答卷會貼出來供大家觀看。
淳哥兒終於鬆了一口氣,不過心中的緊迫感更甚,差一點,只差一點他就掉出甲班了。
羅永明看著比淳哥兒還開心,不愧是他異父異母的親弟弟果然很爭氣。
淳哥兒繼續投入到學習中,其刻苦程度有目共睹,如果不是羅永明和蒙大軍在旁邊監督著,他都想頭懸樑錐刺股了。
最後,還是蒙大軍來了一句,「少爺,老夫人說了不能讓您熬夜,您還小熬壞了身體以後就長不大了。」
淳哥兒才放棄挑燈夜讀的決定,不過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回顧一遍今天夫子教過的內容,再將這幾天學過的課文從頭到尾背誦三遍。
在這樣努力刻苦的學習中,淳哥兒的成績也在突飛猛進。
又是一次休息日,淳哥兒推開書房就看到擺放整齊的筆筒和筆架,他嘴巴長成了O型,看著能塞下一枚雞蛋。
原來老蒙聽了陳曼的吩咐,連趕騾車接送人的生意都放下了,開始專心做筆筒和筆架。
怕樣式都一樣太單調,老蒙還弄了不少樣式,每一個筆筒和筆架在細微處都有些不一樣。
「奶奶,咱家這次能掙不少錢呢。」
淳哥兒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卻不是視金錢為糞土的清高讀書人,因為生於農家長於農家,他從小就知道金錢的重要性,更知道掙錢的艱苦。
陳曼點頭,「對,還得感謝淳哥兒,如果不是淳哥兒這個錢咱們也掙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