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雖然價格不高,但是這東西多啊,隨便找找就能找到,而且這些都是不用成本的東西,找到就是賺到。
張德福站起來,腳下用力把菸頭碾碎,「行,就按你說的做,就算賣不出去也不要緊除了多花點力氣沒啥損失。」
鄉下人最不缺的就是一把子力氣,如果能賣出去,他們家又能多幾個進項,幹個幾年再加上兒子夫妻倆兒打工掙的錢,高低能在縣裡買個房子,以後孫子的讀書問題就不用愁了,他們孫子這麼聰明,不能白白耽擱了。
想到中午的事兒也或許出於補償心理,張德福覺得為了孫子就算再苦再累都值得。
陳曼,……賣不出去是不可能的,這種好東西只有不夠賣的。
「行,趁著黃鱔出來活動,你去抓些黃鱔回來,記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張德福正要點頭,一想不對呀。
「你這人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抓黃鱔幹什麼。」費油費調料,張家窪就沒人喜歡吃這東西。
陳曼又打開手機,這次出現的是在市場裡賣黃鱔的視頻,普通黃鱔價格都能賣到四十多塊錢,一斤野生的還不得翻幾倍啊。
「都說咱們這裡是窮山惡水,可是咱們這裡雖然偏僻,但是處處都是錢,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張德福搖頭,「行不通行不通,咱們這裡到處是這東西,賣不出去。」
「誰說要在村里賣?」
「去鎮上?鎮上也賣不出去,鎮上有好幾攤賣魚賣黃鱔的,價格太貴人家捨不得買。」
陳曼不耐煩了,「你先別管,我就問你去不去抓。」
張德福縮了縮脖子,拖沓著拖鞋去雜物房找抓黃鱔的傢伙什,「去,怎麼不去,我又沒說不去,抓回來給你做黃鱔粥補補身子。」
老婆子為了孫子扭傷了腰,是得好好補補身子。
第335章 把家照顧沒了的空巢婆婆3
陳曼又把大孫女喊進屋,「夢瑤,拿上咱家的火鉗和桶,你去抓些小龍蝦回來,記住挑大的抓,小的不要,抓滿一桶就回來,過幾天奶給你們買新衣服。」
鄉下孩子沒人管,三四歲就跟著老人一起下地,五六歲開始做些拔草摘菜做飯的活,七歲已經是個小小勞動力了。
(別槓,作者就是六歲學做飯,七歲跟著父親學煎羅非魚,五六歲下地拔草摘菜澆菜是基操。)
張夢瑤聽了非常高興,「好的,奶奶我這就去,一定抓滿了才回來。」水田和小溪里小龍蝦多的是,用火鉗一鉗就是一個,一桶小龍蝦輕鬆得很。
「行,別跑遠,跟在你爺爺身邊,老頭子看好夢瑤。」
「知道了。」
張德福停下腳步等大孫女,他隱約知道老婆子的意思,這東西賊費油他們平時看都不看。
過年的時候兒子回來說城裡人非常喜歡吃這些東西,特別是野生的貴得很。
縣裡就算再便宜應該也能賣點錢,沒錯,張德福已經想到去縣裡賣東西了。
陳曼從原身的記憶中得知張德福有一手抓黃鱔的好本領,基本上一抓一個準,極少會失手。
等兩人離開,陳曼繼續修煉,在鍛魂術和靈泉水的雙重作用下她的腰已經沒問題了,不過做戲做全套,她還得在床上躺兩天。
天黑前張德福和張夢瑤已經回來了,黃鱔和小龍蝦也被放在兩個閒置的缸里。
兩天後,陳曼已經沒事兒了。
這兩天裡,天剛蒙蒙亮張德福就去抓黃鱔,抓一個小時就回來去地里幹活,傍晚吃了飯又去一趟,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是黃鱔出洞覓食的時間比較好抓。
白天地里的活兒忙完了就去山上找五指毛桃和雞血藤,暫時沒有去找天麻和鐵皮石斛,因為這兩樣藥材的採摘時間未到。
天麻有春麻和冬麻之分,春麻的最佳採摘時間在4-5月,冬麻在9-10月,現在還不到時間。鐵皮石斛的採摘時間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這兩樣藥材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
其實五指毛桃的最佳採摘時間應該在秋季,不過山里五指毛桃常年都有,村里人從來沒想過要吃這些東西,有些長得老大了都沒人挖,所以張德福就挑大的挖。
張夢瑤也非常自覺地去抓小龍蝦,早上抓滿一桶才跑著去學校,傍晚吃了飯又跟著爺爺一起出發抓一桶回來,她一直記著奶奶的話。
奶奶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雖然偶爾會罵她和妹妹,卻從來不會動手打人也不會不給飯吃。
最重要的是奶奶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只要說出口的話就一定能做到,所以為了新衣服張夢瑤的積極性非常高。
這三天,張德福抓了不少黃鱔,張夢瑤也抓了不少小龍蝦。
張德福看著已經沒什麼大礙的老伴兒一臉高興,「老婆子,黃鱔也抓了不少,再養下去就要瘦了,我明天就拿去縣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