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在鎮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小朋友,一般只有鄰居和劉金鳳會帶著小孩子過來玩,而且也不是每個鄰居家裡都有小孩兒。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愛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每天都有一堆哥哥姐姐圍著他打轉把他樂得都能說會道了。
要知道之前他只會喊爸爸媽媽和奶奶,現在哥哥姐姐、太婆、玩、吃、好等等都會說了,詞彙量那叫一個突飛猛進。
半個月後,羅麗清回來了,第一時間就是到紅泥村看兒子。
她驚訝地發現才半個月不見兒子變化大了好多,之前只能扶著東西小心翼翼挪兩步,還挪兩步就摔一跤的兒子現在能撒丫子追著雞鴨跑,逮著鴨脖子就往陳曼身邊拖,嘴裡喊著,「奶奶,吃肉肉,要大鴨腿。」
看著眼前的小黑娃,羅麗清看向丈夫,「這是咱兒子?」
陳堯摸了摸鼻子,「對,現在皮實得很。」
他每過兩三天就要過來看一次兒子,剛開始還覺得兒子曬黑的速度有些快,後來就見怪不怪了,不過看著兒子這麼活潑又瓷實,老父親還是很欣慰的。
團團看到爸爸非常高興,蹬蹬蹬跑過去抱著他爸的大腿,「爸爸,阿姨?」
陳堯一把抱起膚色已經朝他無限靠近的小黑娃,「兒子,這可不是什麼阿姨,這是媽媽,不記得了?」
羅麗清捏捏兒子的臉,「小壞蛋,這才多久媽媽都不記得了。」
陳曼放下鋤頭,「回來了,吃了麼。」
老太太雖然房子小不過院子卻格外的大,自留地也不少,不過老太太精力有限,很多地都撂荒了。
陳曼這段時間就跟自留地槓上了,撂荒的地都被她重新翻耕,全都種上了瓜果蔬菜。
「媽,我回來了,辛苦你了,還沒吃呢,我們買了菜,一會兒在外太婆家吃。」
雖然看到兒子從白胖糰子變成黑胖糰子有些心疼,不過看到他變得這麼瓷實羅麗清也很高興。
羅麗清又跟外太婆打好招呼,外太婆見到她也很高興,連忙招呼她趕緊坐下,還要給她拿水果。
不過被陳堯制止了,陳堯讓外太婆跟妻子坐著聊天,自己給她們洗了水果,然後又默默去摘菜洗菜。
看著在一旁玩水玩得歡快的兒子,他也沒有制止,把摘好的一把青菜放到盆里讓他洗著玩。
陳曼也放下鋤頭過去坐下,聽老太太和羅麗清聊天,羅麗清說了一下這半個月的情況。
從她胸有成竹的神態中不難發現,出去培訓了一趟,羅麗清對開奶茶店的信心又成倍增加。
這裡屬於十八線小縣城,雖然奶茶風靡全國,不過他們這裡奶茶店依舊不算常見,在縣裡開奶茶店還是很有前途的。
吃了飯,陳曼帶著團團回鎮上,羅麗清跟兒子親香一天後再次拜託婆婆幫忙帶團團,接下來她要大展拳腳了。
陳曼點頭,「我帶團團在老太太那裡住,只要你們放心,我就一直給你們帶,以後我會每周帶團團去縣裡讓你看看。」
老太太已經九十三歲了,就算身體再健康也抵擋不住歲月的流逝和身體機能的下降,陳曼打算今後幾年都陪在老太太身邊,讓她安度晚年。
羅麗清很開心,「好嘞,謝謝媽,你帶團團我再放心不過了。」
她家也是村裡的,不存在看不起村裡的情況,而且村里基本上都是親戚和認識的人,也不存在被欺負的情況。
再者,村里小孩子多,沒見團團性子都活潑又皮實了麼。
陳曼拿出兩張幸運符和兩張平安符,「這是廟會的時候我特地去給你們求的貼身帶好,團團我給你們帶著,你們安心打拼。」
夫妻倆鄭重地把平安符放進口袋,羅麗清和陳堯異口同聲,「好的,謝謝媽。」
陳堯臉色不太自然,「我去幹活了,大伯那邊還等著呢。」
說完,頭也不回地往外走了,腳步有些急促和慌亂。
陳曼笑了笑,不容易啊,半年多了陳堯終於捨得開口喊媽和說謝謝了。
看來她的努力沒白費,半年多的潛移默化已經成功將他高築的圍牆撬開了一個小小的角落。
羅麗清也很開心,她歡喜於婆婆的轉變,更高興丈夫終於卸下了厚重的外殼,欣喜於丈夫和婆婆關係的好轉。
陳曼剛來的時候就打算好了,她不參與小夫妻之間的事兒,夫妻倆都是心有成算的,不需要她插手也能發展得很好。
她現在主要是帶好孫子和陪伴年邁的奶奶,只要把孫子帶好,小夫妻倆就能沒有後顧之憂、甩開膀子加油干。
於是,陳曼和團團在鎮子上住了兩天後又回到村子裡陪著老太太。
老太太見此高興不已,孫女帶著團團回鎮上的時候她失落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