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萱姐兒跟個瓷娃娃似的,白白嫩嫩,比蔥白還要白嫩,而且靠近還能聞到一股奶香味兒,讓人見了愛不釋手。
雖然是才一個月的奶娃娃,不過萱姐兒活潑好動的性子已經顯露出來了。
小傢伙兒除了嗓門大點沒別的毛病,湯夫人跟湯錦暖說,「咱們萱姐兒這大嗓門子,長到兩三歲了可得用心教。」
名門閨秀的標配中必須有的一點就是細聲細氣、溫文有禮。
湯錦暖嘟囔,「萱姐兒這性子就挺好,我婆母就喜歡爽朗性子。」
雖然理智上她知道母親說的對,不過主觀上還是不樂意聽母親這麼說自己的寶貝。
湯錦暖的月子要坐足四十五天,她還有十五天才出月子。
湯夫人戳了戳她的額頭,「說一句都不樂意,這也是為了萱姐兒好,換成別人家我還不樂意做這個壞人。」
湯錦暖也知道母親的好意,「娘,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您小時候怎麼教我,以後我就怎麼教萱姐兒。」
等湯錦暖出月子的時候正是地瓜成熟時節,為什麼知道地瓜可以收成了?看被刨了土而露出小半個身子的地瓜就知道了。
陳曼從平兒手裡接過鋤頭分別在三塊地里都挖了三株,當地瓜挖起來之後,眾人看著地瓜藤上那一串葫蘆娃都驚呆了,一直不被看好的第一塊地反而是收成最多的。
聽著眾人的驚呼聲,陳曼滿意地笑了,「煜哥,明天請你岳父和司農寺的吳大人過來一趟。」
傅言煜努力壓制內心的激動,「是,母親,母親,您這是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兒啊。」
他沒想到母親隨手從街上買回來的地瓜竟然如此高產,如果將地瓜推廣出去,能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
大齊糧食產量不高,如果老天爺賞飯吃,刨除雜七雜八的賦稅,老百姓能勉強吃個六七分飽,如果天公不作美只能勒著褲腰帶過日子。
陳曼皺眉,「我兒慎言,功在千秋的自然是陛下,我也是在陛下的保佑之下才買到的地瓜,在陛下的保佑之下才試驗成功的。」
傅言煜輕拍了拍嘴巴,「對,對,母親說的是,是兒子口不擇言。」
第二天,湯大人帶來了兩位大人,據他介紹一個是吳大人,另一個則是黃大人,三人身後還跟了一串人馬。
陳曼躬身給吳大人和黃大人問好之後就退到一邊,將地方讓出來給。
傅言煜說了一下注意事項,吳大人就興致勃勃地扛著鋤頭挖地瓜,當地瓜挖出來後,吳大人等人也是連連驚呼。
最後吳大人從旁指點,那一串人兵分兩路,一半揮舞著鋤頭挖地瓜,另一半將地瓜撿到筐里,滿一筐就稱重做記錄。
看著一個個成人拳頭大小的地瓜從地里翻出來,那幫人好像不知道什麼叫累,手上的鋤頭都掄出殘影了,一直忙活完才停下來歇息。
好在陳曼家院子的菜地不大,滿打滿算也就六分地,這六分地還被她分成了三塊。
又過了好一會兒,所有的地瓜都上秤並做好了記錄。
吳大人看著手裡的數據老淚縱橫,「陛,黃大人,天佑我大齊啊。
最好的一塊地收了將近五百斤,另外兩塊地分別收了四百二十斤和四百斤,這意味著地瓜的畝產量能達到兩千到兩千五百斤,老百姓終於不用餓肚子了。」
傅家這個菜地土質並不算好,就這都能得出高產,如果種在土質更好的地方那畝產,天,只要一想到這個可能,吳大人就幸福得想暈倒。
吳大人逮著陳曼就是一通問,問題跟連環炮一樣,陳曼回答得口乾舌燥,最後實在抵擋不住吳大人的刨根追底。
她索性回房間將「筆記本」拿了出來,「吳大人,這三塊地的從栽種到收成期間我都做了記錄,您拿回去慢慢看。」
吳大人如獲至寶,「陳宜人大善大義,吳某自愧不如。」
陳曼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就是好奇,畢竟花了一兩銀子呢,
就想看看地瓜是怎麼生長的,產量是不是跟那番邦之人說的那麼稀缺,沒想到誤打誤撞。」
最後,在陳曼的強烈要求下,吳大人留下一筐地瓜給陳曼,其餘的都抬走了,至於抬到哪裡,陳曼就不得而知了。
第157章 探花娘子的添堵婆婆21
地瓜被抬走後,陳曼將僅剩的一筐地瓜收了起來,只等著再次培育,別看這筐地瓜不多,但是地瓜藤生長速度非常驚人,只要培育好種上幾畝地不成問題。
晚上,傅言煜回來的時候神情非常激動,幾次看著陳曼欲言又止。
陳曼看了都替他感到難受,她平靜地說了一句,「言多必失,不該說的不要說。」
傅言煜努力平復心情,一臉受教,「多謝母親教誨,兒子牢記心中。」
傅言煜心道,他果然還是太年輕,遇到點事兒就繃不住。
地瓜的事茲事體大,陳曼已經下了封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