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可是為你鋪好路了,兒子你如今就只需要在私塾裡面考一個童生就行,娘也不指望你能考秀才,反正你也沒有那個腦子,到時候娘用她們的彩禮錢買上幾十畝地,再租出去,你就可以當一個小地主了!」
林澤軒微微偏過頭,有些不服氣。
洛長笙全當沒看到,然後就大搖大擺的走出了門。
吃早飯的時候,林婉清和林婉華也一同落座,和昨天一樣,洛長笙不斷的招呼她們多吃。。
兩姐妹忐忑不安的大口吞咽著,她們昨天就想好了,不管繼母抱著什麼想法讓她們吃飽飯,她們都要趁機多吃,這樣以後才有力氣離開。
而讓兩姐妹沒想到的是,林澤軒竟然也在飯桌上和她們說起了話。
這個平日裡鼻孔朝天,各種看不上他們姐妹的弟弟,居然會主動問她們家裡的事情。
兩姐妹惴惴不安的吃過了頓飯,等母子二人去私塾的時候,林婉華就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林婉清一邊繡花,一邊思索道,「我也不知道這母子倆怎麼回事,不過我猜測多半是有利可圖,妹妹你不用管這些,不論他們要做什麼,我們至少得到了一些好處,若是張么妹再把我們往火坑裡送,我肯定不會放過她!」
說到這,林婉清的眼裡立刻迸發出一抹厲色。
第109章 重男輕女的古代留守婦人(9)
晨光微熹,林間的小路上充滿了蟲鳴鳥叫,洛長笙和林澤軒踏上了去鎮上私塾的道路。
林安村位於茂陽郡,越山縣。根據張么妹的記憶,洛長笙得知她所在的國家名為東嶽國,此時正是仁治十年。
東嶽國如其名,在大陸的東側,靠著大海,礦產資源豐富,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周圍的一些國家虎視眈眈。
洛長笙雖然不知道周圍有什麼國家,具體情況如何,但是從張么妹的記憶里可以發現,最近幾年戰爭頻發,邊疆之地應該亂的很。
不過這些都不是她目前需要關注的事情,把林澤軒這個小歪蘿蔔頭扳回正道,讓林婉清和林婉華兩姐妹對她不再怨恨才是當務之急。
一路上,母子二人還遇到了林澤軒的兩個同窗,昨日林澤軒就是和他們一起回村的,不然連十歲都不到的孩童一個人還是有些危險的。
走了半個時辰,她們才終於來到了鎮上。
此時官道上人來人往,有背著擔子來賣菜的,有出門做生意的大老爺,還有跪在路邊插著草簽賣身的小孩子。
洛長笙望著這一幕,思緒好像回到了千年之前……
等走到了鎮上的主街,看到一排排的商鋪,洛長笙就知道,這個鎮子並不興旺。
先不說主街上的人並不多,就看鎮上的房屋便知道,百姓們並不富裕。
林安村基本上都是石頭房,取材於山上的巨石,而鎮上離山林頗有一段距離,那麼就得用燒制的青磚建房,但是青磚貴,所以很多人家都是用特殊的泥土再搭配少量的青磚,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屋看上去並不美觀,而且還顯得灰撲撲的。
洛長笙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穿著,和鎮上的人差距並不大,基本上都是帶有補丁的,就大致推算出了這個國家由於多年征戰,百姓還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洛長笙隨後帶著林澤軒去了私塾。
開私塾的先生人稱孫秀才,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儒生。
他脾氣暴躁,教授學生極為嚴苛,也因為這一點,來求學的學生並不多,相比之下,鎮上的另一家趙秀才的私塾卻人滿為患。
也因此,孫秀才的束脩才少一些,當初張么妹就是因為這一點,才選擇的孫秀才。
林澤軒所在的私塾位於鎮東,離主街遠一些,洛長笙帶著林澤軒穿過街頭巷尾才走到了正門。
私塾很大,院牆都比一般的百姓住宅要闊氣,這也是作為秀才的優勢。
此時陸陸續續有人登門,洛長笙就順勢帶著林澤軒走了進去。
可是好巧不巧,前面正有人在書房裡和先生會面,洛長笙便帶著林澤軒坐在了外面竹林的石凳上。
林澤軒最開始還很擔心他娘行為粗鄙,會給自己丟人,但是這一路上他仔細觀察後居然發現,她娘竟然在有樣學樣的收斂著本性,裝作鎮上婦人安靜嫻熟的模樣。
他心中滿意極了,他娘終於沒有給他丟人。
而就在這時,孫秀才的書房裡卻隱隱約約傳來了哭喊聲。
「先生,你是不知道我家裡的情況啊,我生了三個兒子,沒一個爭氣的,就這最小的聰明一些,家裡就送他來讀書了,可束脩實在是太貴了,我們一家人黃土朝天的去種地也供不起他啊,您看看,不妨少一些,一兩銀子怎麼樣?等秋收以後,我就給您送來,不然我們一家十多口可沒法活了……」
聽到婦人的哭訴聲,洛長笙低頭問林澤軒道,「是你的同窗?」
林澤軒不自在的點點頭。
「那他真挺可憐的!」洛長笙感嘆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