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製造廠」成功製造出第一批鋼材後,夏琰照例先給衛一、祁炎蒼、楊御、祁琰絨、宋羽穆錫等人先打造了一把鋼製武器,讓他們在夏京城的就直接來煉鋼廠內試用,在外地的就遠程用生傀們給他們「郵遞」過去。
系統給的煉鋼法自然極好,產出的鋼鐵質量極高,第一批製造出的鋼製武器也得到了祁炎蒼、楊御等人的肯定,不管是硬度、鋒刃保持性,還是韌性與抗衝擊性,鋼製武器都遠優於鐵質武器。
加上系統給的煉鋼技術簡單好用,消耗的材料和成本都被優化到了最低,所以「煉鋼製造廠」修建成功並鑄造出第一批實用的鋼製武器後,夏琰便立刻下令,秘密在城外衛星城內多修築幾座煉鋼廠。
夏國以後的軍用裝備和武器,都要逐漸全部替換為更好的鋼製品質。
除了軍用裝備武器外,鋼製品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極大的作用。
比如「鋼筋」的生產對於建築學的推進、對於交通工具的推進、對於日常生活中各種需要高強度堅韌度材料的各類物品等推進,都具有極大的作用。
所以在給軍工部說完鋼製品的一系列要點後,夏琰把築工部、商工部和農工部等都喊了過來。
等鋼筋等各類鋼製品也能融入各部門的生產建築後,以後夏國的樓房等建築不僅能修造的更高更大,橋、路、馬車、水車等各方各面的建築工具等也能得到跨世紀的優化,會變得更結實穩固、功效性更強。
等各類鋼製品也拉起生產線,正式進入源源不斷的各類鋼製品生產後,「紡織廠」也已經修建的差不多。
正好前段時間才進行不久的第二次全國大考里,有善繡技的女官松翠脫穎而出,「紡織廠」建造好後,夏琰便讓她成為夏國第一所紡織廠的主要負責人。
紡織廠內除了有善繡技和織布等技巧的匠人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根據系統給的技術書里的紡織機器。
這些紡織機器是夏琰讓商工部的技術官員們先趕製出來的,造好後,「織布機」的正式投入使用也讓織布效率直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除了織布機,夏琰也讓工部官員把《古代初級紡織技術》里涉及到的各種紡織機器都製造了出來。
這些機器不僅有能織布的,還有能處理各類原始材料,從各種動植物的皮毛莖杆里快速剝離出筋毛細絲等材料。
待整個紡織廠內的工具都製造好後,夏琰也親自教導了各類紡織官和匠人們怎麼使用這些機械器具。
等紡織官和匠人們都逐漸掌握了這些機械器具的使用辦法後,夏國的紡織業也從這一刻開始,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
除了以上幾所大廠子外,這幾個月內,夏國還建造了一所燒瓷廠。
起因是兩個半月前,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拉著一牛車的瓷器,徒步進了夏京城,找到了白氏商莊,說是來完成當初白氏三小姐下的訂單。
夏琰聽說這事兒後,親自去看了看,等看到那衣衫襤褸的青年,以及他身後牛車上滿滿一車的各類精美燒制瓷器後,她才想起來,這是她當初第一次出國遠行,路過趙橡皇城時,在趙橡皇城內的某個不起眼街道上看到的一個燒瓷手藝人。
因對方燒的瓷器美輪美奐特別精緻卓絕,夏琰當初就動了收才之心,可惜那時她正在去百國宴的路上,不方便帶人,就給了他一筆訂金,讓他做好後去夏國找她。
夏琰當初給那筆訂金時,其實沒有抱多大希望,畢竟在這個交通不發達、某些地方還常年混亂死人的遠古世界,一個在他國只是半奴隸身份的匠人,在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橫跨多國,是很不容易了。
但她當初頂多只算是隨手種下的這個「因」,現在卻真結出了果子。
這個匠人竟真的用她給的那筆訂金燒制出了大批精美無比的瓷器,還一路用牛車拉著,千里迢迢給她送了過來。
如此人才夏琰當然要直接收了!何況趙橡現在都已經成了她夏國的一個郡。
於是,給這個匠人脫去奴籍,納入夏國子民身份後,夏琰以他為首,建立了夏國第一所高質量燒瓷廠。
從普通平民到貴族奢侈品,燒瓷廠需要燒制出大量滿足各層次人群需求的瓷器。
尤其是奢侈品,未來極可能會作為夏國一項新的暢銷貿易奢侈品,通過斂逸樓、齋雲閣、白氏商莊等途徑銷往國外。
這個遠途跋涉而來的青年在脫去奴籍,適應了夏國新生活後,也在幾個月前參與了第三次全國大考,並成功考中,獲得了官職地位,成為了燒瓷廠名正言順的技術官廠長。
其他各類技術廠子在這段時間內也頻繁而快速的在夏國的領土上修建了起來。
等各類廠子都修築的差不多後,夏琰觀察了半個月,確定各大部門都已經可以順利進行各類生產,並有能力自行解決掉大部分不太嚴重的問題後,夏琰便放手讓他們自己做,她則帶著工部強行擠出的一小部分技術官員,朝著如今已經變成胥華郡的方向而去。
胥華那塊鹽地也是時候該發揮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