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1 / 2)

「大魏,還需要時間發展海軍!」

宋時狡黠一笑:「況且你怎麼知道我的貸就比那些西洋人的放

的低!貸一萬,壓一萬的貨物,他們能用的只有五千。另外的五千是壓在銀行裡面的。況且那些錢還得買我們的東西,價格自然也是由我們說了算。

「而這能動用的五千,利息可是按一萬算的,況且都是物資運轉交換,中間可沒有白銀什麼事,用的是海外紙鈔,以軍護商,敢吞我大魏的錢,就要做好承接大魏怒火的準備!」

第196章 貨幣德要配位,位要配刀。……

德要配位,位要配刀。

火器,無疑就是當前時代最為鋒利的那把刀。

按理說,走私軍火是絕對的重罪,尤其是賣給的還是南洋周邊以及西洋人。

但是沒人對宋時的想法提出異議。

畢竟,朝廷除了名分是極少能給予南洋海軍的幫助的,紮根南洋,遷往南溟開發,不管哪個方向,需要的資金都是天文數字,更不用說萬物工坊那個吞金獸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軍事則是政治的最後保障。而軍隊的戰鬥力強弱,其實完全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汲取能力。

大魏的商品之中,要說利潤,以大魏和南洋的絕對技術代差,沒有什麼能比軍火的利潤更高了。

要知道,南洋之地連個像樣的鐵匠鋪都沒有多少,況且這邊天氣炎熱即使有鐵甲也根本無法上身。火器更不用說了,完全是對方無法企及的技術高峰。

西方人淘汰下來的火繩槍和大炮,都至少能賣出五倍的利潤。

宋時所賣的火器不過是在大魏售價的基礎上翻了三倍,這才哪到哪!

完全是友情價,主要火器這些東西,大魏不賣,那南洋只能往西洋人那邊買。

同樣是花錢,還不如把這個錢給到大魏賺。

自然這種對外售出的火器都是經受一些特殊配比和處理的,在耐用性和零件構建方面下了不少小心思。

雖然如今還沒有技術專利的概念,但是大魏的匠人對於如何技術保密,都是刻在骨子裡的。

現在的火器能大批量往外面賣,一個原因是之前收復大魏山河的時候,因為時間緊急很多有設計缺陷的武器在趕工的狀態下也不得不大批量的生產下來,而前線反饋的問題不斷匯總到後方後,大量的火器都進行了修改,但是有時候中間有些運輸的時間差。

導致大量更新換代前的火器被堆積在了各地的倉庫之中。

鋼鐵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隨著中原收復,大魏的探礦隊在各地發展的各類礦材越來越多,加上水力技術和高爐技術的不斷進步,整個產業鏈搭建起來後,不能熄火的高爐晝夜不停的在產出鋼材,整個大魏的鐵器製品價格已經降了三成。

而隨著私人槍枝攜帶的禁令被放鬆,越來越多下南洋或者邊疆闖蕩的人也會自發購買火器,很多商人也窺視到了這一商機。

並且隨著宋時之前將越來越多的民間鐵器行業不斷的收攏,形成地區級別的行會,每年進行鋼材比試和技術交流。

意外之喜反而是在嶺南,原本嶺南之地就有很多的散亂的鐵器廠,在大高爐還沒推廣過去的時候,每年的鋼鐵產量就達到了近三千萬斤。

在宋時整合後的行會之中,多方面技術交融的探索下,居然被他們發明出了鐵范鑄炮技術。

直接將大炮的鑄造時間從兩個月縮短成了一天!而且還解決了泥模蜂窩孔缺陷。

萬物工坊一直走的是鍛造的路子,對於火器的強度和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反而沒有在這個地方點出科技樹。

雖然鐵范鑄炮技術缺陷眾多,性能落後,但是大就是好,多就是強。螞蟻咬死象,同樣的兩個月製作時間,一門精製大炮雖然各方面都比鐵范要好的多,但是面對對面60門鐵范大炮,那就不好說了。

起碼,對於當前科技水平的大魏來說絕對是夠用了,尤其最是適合賣到南洋。

宋時很遺憾自己不是理工科出身,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很清晰的概念,但是好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她學的夠多,看的夠雜,或許在細節上無法指導別人,但是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卻擁有無可比擬的前瞻性。

不過除了火器,現在宋時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大魏的銀行和銀票制度的推廣。

宋時在南洋藉由使館所開闢的就是銀行制度,以圖在儘量的擴大白銀,以及以白銀為本位的銀票,在世界上的流轉地位。

白銀的流動關係,就是大魏和世界的接觸關係。

自從開啟了大航海的時代後,無盡的白銀通過貿易,全部湧入了本身銀產量並不高的大魏,而一條鞭法制度後,白銀也成為了大魏無可替代的通用貨幣。

西方一開始也是同樣將金銀都作為貨幣,只是隨著亞墨利加被發現後,大量的墨西哥和秘魯的白銀如同潮水一樣隨著西班牙殖民者湧入歐巴羅。

最新小说: 快穿之快跑無良宿主殺瘋了 對照組女配傍上年代文大佬 救命!我被文物追殺了 回到那年稱王稱霸 一醉江湖 和毛茸茸無障礙溝通,農場被帶飛 在戀綜小說里當萬人迷 長安秘聞錄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