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北的闖王軍,不少都是旱鴨子,騎馬打仗充人手還好,遇到這浩浩蕩蕩的漢水還真的就是發起來了愁。
況且闖王一直以來都是以戰養戰,借用懲奸除惡的名義對城中的官宦富豪進行抄家,分發給手下的將士,才能將闖王營越擴越大。
但是襄陽,連糧草都沒有,吃的還是從西安南下時帶的饃饃。
還沒等劉方亮想好怎麼順著漢江而下攻打武昌,一個夜裡,原本位於襄陽上游的丹江口古堰發出了一聲驚天的爆炸之聲,整個古堰被炸開了一個大洞,在洶湧的江水衝擊之下整個關口消失的無影無蹤。
漢江的水位暴漲,倒灌了駐紮了數萬闖王軍的襄陽城。
原本想要用在黃河口來應對永明城那群小子的手段,居然提前一步在自己打下來的地盤應驗了。
得到了兵家必爭之地的襄陽,卻是一個廢的七七八八的襄陽。
闖王氣的頭腦發昏,恨不得當場拔劍砍死左昂,之前的時候明明縮頭烏龜當的好好的,現在卻突然發難,打的他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闖王的頭暈沒有好轉的趨勢,反而越來越嚴重。
襄陽那邊的壞消息還一個接著一個,武昌的水師逆漢江而上,在宜城段沉船36艘,直接阻塞了航道,哪怕他們南下搶到了糧食也無法用水路運輸上去。
漢江沿岸的船隻幾乎被搜刮乾淨,連塊船板都沒有留下。
陝北那邊的秦良玉與秦軍盧象山合作良好,新兵的加入讓這支隊伍源源不斷的吸收了新鮮血液,一邊是蒙古和女真的殘兵,一邊是闖王和各地的土匪勢力,複雜環境也讓這支新兵得到了足夠的鍛鍊,迅速的成型壯大起來,也對闖王老家——甘寧陝地區的壓制越來越明顯。
而黃河口那邊卻也沒有什麼好消息,今年的北方雖然凍的比較嚴重,但是到了三月黃河也開始有解凍的趨向,闖王派的人原本也只是想秘密行動,結果卻提前趕到的鎮遠軍騎兵在滎澤口的附近設下了地雷陷阱,直接被炸死大半,剩下的人則被賀章在抓個正著。
幾番交戰後,宋時的俘虜營中又多了一批經
驗包,劉宗敏牢房裡的沙盤也開始變的少了起來。
借用一點點現代信息傳播的訣竅,僅僅兩天時間,闖王喪心病狂想要決堤放水,淹沒開封的消息就傳遍了河南各地。
闖王的名聲一時之間在當地降到了冰點,什麼喜迎王師全部變成了警惕厭惡。
沒有什麼比莊稼人更明白黃河決堤所帶來的影響了,在本就青黃不接的年景,一旦黃河決堤,不僅僅是開封一城的事情,而是八百里平原淪為黃泛區,不好好治理的話,起碼好幾年都不能種莊稼了。
一時間,原本還氣勢洶洶的闖王居然變成了三面夾擊,加上自己的手下劉宗敏還在賀章的手裡,雙方正在和談,他也不能搞的動靜太大。只是宋時那邊提出的和談要求已經漸漸苛刻了起來。
況且,糧草的問題已經是懸在他頭頂上的劍了,如果不能在一個月之內解決的話,哪怕是他也鎮不住這幾十萬飢餓的闖王軍。
他也是從小人物做起的,最初造反的原因也不過是丟了飯碗吃不飽。雖然當闖王成為上位者後開始深深共情起來了那些說出:「」
「為今之計,只有南下了!」闖王臉色難看地看著幾個幕僚。
和半月前躊躇滿志天下在握的氣勢孑然不同,一文錢難倒英雄,沒有糧草,不管什麼口號都無法調動的起這幾十萬的大軍,闖王的臉色也多了幾分不甘。
顧君恩臉色倒是還好,他一直都認為南下先打江南才是最好的選擇,攻下南京,掌握住江南的賦稅,壯大己身後再北上討伐自然比起激進的北上稱帝要好的多。
但是,在幕僚之中,他的話並沒有牛金星的管用。
所以最後闖王還是先去攻下了京師,只是兜兜轉轉,現在又回到了江南,雖然憋屈,但是也沒有什麼不好。
以闖王的行事手段,富商滿地的江南才是最好的收割之地。
-
接到闖王大軍南下和左昂故意留出隨棗走廊缺口方便闖王大軍順漢水之岸南下的消息,宋時揉了揉伏案的肩膀,看著地圖上那個襄陽的位置。
這個曾讓蒙古鐵騎耗費六年的堅城,現在卻成了逼迫闖王南下的完美陷阱。而江南這個看似肥美卻暗藏殺機的沼澤之地,就等著闖王替她們先去探一探深淺。
只是不知道闖王縱橫在西北的騎兵遇上水網密布的江南,會攪動出什麼樣的動靜。
第120章 風暴襄陽易主,整個江南震動,尤其是……